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榮民文化網

榮民才藝
榮民才藝
薪傳華夏風采
文學
中國文學是生活的紀實,心情的返照,數千年的吟詠傳唱,從詩經的言志抒情中淵淵走來,每走一步,都留下一句鏗鏘,文學,豐富了生活,深入了魂魄;在中國近代史上另有一支異軍突起,在苦難艱困、顛沛流離寫下不朽的抗戰文學,掀起蓬勃的新文藝運動,培育了無數熱愛文學的文藝青年,這些可貴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纍纍豐收、實實碩果,讓經濟起飛的台灣同時有了一頁美麗的人文成績單。 他(她)們從軍旅功成身退,放下了槍桿,卻沒有放下筆桿,允文允武榮民作家,寫詩、小說、散文、專欄與評論,也留下許多亦剛亦柔的廣播、電視、影藝作品,讓我們從榮民網站的【文學館】親炙大師風采,回顧近代豐富的文學史頁,自在閱讀,飽飫靈糧。

榮民才藝

薪傳華夏風采
:::
:::

后希鎧

后希鎧(1917~2001),筆名夏威,原籍雲南省西疇縣。 曾任昆明中央日報採訪主任、副總編輯、吉隆坡中文《虎報》副刊主編,緬甸華僑職業學校校長、新加坡官立華義中學主任、台中私立中國醫藥學院教授兼訓導主任、淡江文理學院教授、國民大會代表。   后希鎧的創作以長篇小說為主。雖然從事創作的起步較晚,一直要到馬來西亞擔任《虎報》副刊的主編後才開始,但隨後著作猶如雨後春筍湧現,尤其是長篇小說,計有《馬來妹》(1960)、《奔流》(1961)、《落潮》(1963)、《落葉空門》(1964)、《楊柳青》(1969)、《龍天蛇草》(1970)、《混血女郎》(1972)、《離心的花蕊》(1976)、《跳
躍的星星》(1990年在《青年日報》副刊連載,未出版)等。  后希鎧的第一部小說《馬來妹》長達三十萬字,以馬來西亞為背景,描寫炎黃子孫在他鄉異國的生活,是對當時離鄉生活的一種紀錄。而最為60年代文壇所熱烈討論的《奔流》生動描寫在中國大陸所實施「紅旗人民公社」的種種暴行,曾被改編成戲劇演出。   以台灣為背景的作品中,較特別的是《楊柳青》,描寫台灣光復之後,政府積極開發通往山區的道路,故事由一位原住民少女與測量技士相戀開始,兩人在不被祝福的情形下展開曲折而淒美的愛情故事。《跳躍的星星》是以台灣經濟起飛的發展情形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