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榮民文化網

融洽生活
融洽生活
攜手開創未來
攜手開創未來
老榮民已在這兒落地生根 在和諧的社會裡,早忘了昔日的紛亂 他們欣喜地奉獻、耕耘,只因為愛國、愛家園.....
:::

開山闢路的老兵

老兵一鏟一鋤闢路,後人一沙一石紀念
作者:新和國小 韓校長崑河
朱財華是祖籍在中國大陸浙江省的老兵。在民國三十八年,剛好是他三十八歲時,隨軍隊撤退到台灣,四十八年時以中士的階級退役。他並沒有結婚,所以在台灣是孓然一身,但他並不寂寞,因為有一群感念他的人。 朱老先生在七十歲之際,搬到土城市的大尖山麓,他以常人難有的毅力,開闢並維護一條近兩公里的登山步道。不論晴雨天,總看到他以勞動的精神、親善利他與世無爭的作風,修築維護著這一條登山步道。所以進出大尖山休閒健行的民眾,都把他當好鄰居對待,也投以尊敬感謝的眼光。 民國七十年前後,在上大尖山途中,常看到一名老伯挖山壁石頭,挑到清雲路五百八十七巷登山土路腳,一階階打造石板路,這位老伯伯就是朱財華。在政府積
極興建登山步道,供民眾休閒活動前,他就以個人力量鑿石鋪路了。 以一人之力鋪登山步道不是簡單工程,原來半公尺寬的土路,先要整理地基成四公尺,再用手工具,如鏟子、鋤頭、圓鍬磨刀,把石頭往上砌,縫隙處填水泥漿黏接。登山民眾看見老伯這麼風雨無阻、終年無休的工作,大受感動,願意出錢幫忙他,但都被婉拒了。於是大家便很好奇的去探聽,到底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神秘人物。經過打聽發現,老人家的名字叫朱財華,離開部隊後經退輔會安排在中部大同農場工作八年,到五十六歲時離開農場,轉入民間建設公司任職。在社會就業,仍一本軍人質樸習慣,省吃儉用,任事勤勞,獲得老闆信賴,同意入股一起做事業。民國六十八年以後,台灣房地產由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