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榮民文化網

閱讀眷村
閱讀眷村
紅磚綠陰,掩不住竹籬內的春天
名人話家常

『眷村』--這個特殊時空下的產物,雖說是時代的悲劇,卻成了中華文化的大熔爐;眷村子弟在此多元文化的薰染下,在台灣各個角落開花結果,也讓我們認識到多元文化是一種珍貴的資產,因為多元而為台灣激盪出豐沛的人文色彩。

閱讀眷村

紅磚綠陰,掩不住竹籬內的春天
:::
:::
放大
眷村童年雜錄-朱立倫
向左移動
向右移動
眷村童年雜錄-朱立倫
朱立倫與基層民眾合影

眷村童年雜錄-朱立倫

基本資料
民國50年,生於桃園縣八德市, 美國紐約大學博士。歷任台大教授、立法委員,前桃園縣縣長。
童年,是每個人一生中留下最多回憶的歲月,讓人回味無窮。對生長在眷村的人,童年要比別人豐富多彩,更充滿著許多數不完也道不盡的點滴。 我出生在八德,雖然父親當年沒有配給到眷舍,因很難割捨同袍之情,父親還是選擇了他軍中袍澤分配到的八德陸光四村眷舍旁邊,作為我們家棲身之所,而且住的是和眷舍一樣的黑瓦屋頂、水泥灰牆、木質窗框、紅色雙扉門的狹小平房。 眷村居民雖然來自大陸各省,口音也南腔北調,不過,眷村內部居民的情感,就如同它的建築風格和式樣般,分不出彼此,找不到異樣。張伯伯家裡的小孩不聽話,可能遭到隔鄰的魯媽媽或趙伯伯糾正。蔣叔叔燒了一盤道地的江浙菜,其中半盤可能就是曲伯伯搭配山東大饅頭果腹
放大
眷村童年雜錄-朱立倫
向左移動
向右移動
眷村童年雜錄-朱立倫
朱立倫與基層民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