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榮民文化網

閱讀眷村
閱讀眷村
紅磚綠陰,掩不住竹籬內的春天
竹籬笆的故事

眷村人成長記憶中,左鄰右舍間親密的吆喝、吵雜,與燒菜、打牌的「活的」聲音與色彩,已不復見。眷村是眷村人成長的地方,是台灣發展史中,中國人口大遷移的一項歷史見證,是我們緬懷這段歷史的共同記憶。

閱讀眷村

紅磚綠陰,掩不住竹籬內的春天
:::
:::
放大
我最早住過的自建眷村  成功新村
向左移動
向右移動
我最早住過的自建眷村  成功新村
和子女合影

我最早住過的自建眷村 成功新村

作者:劉興泉
我最早住過的眷村是成功新村,位於高雄縣鳳山市往鳥松鄉的鳳松路上。 民國卅八、九年間,海軍陸戰隊自定海和海南島來臺,以左營海港為基地,其第二旅駐在大貝湖畔一片荒煙蔓草的丘陵地,披荊斬棘,興建營舍,拓土坯以代磚,伐茅竹作樑柱,蓋茅草以作瓦,並利用湖水演訓游泳和操舟。 蓋營舍之餘,四十二年間也在附近蓋了小型眷村,約有卅二戶,建地是向臺糖借用的。眷村中間預留了廣場,建有籃球場和鞦韆等運動設施。 由於部隊把大貝湖比擬為美國的成功湖,所以就把自力克難興建的小眷村名之曰「成功新村」。爾後,大貝湖由政府正式改名為澄清湖,則因湖旁的「工業給水廠」內,有座濾水用的澄清池。
放大
我最早住過的自建眷村  成功新村
向左移動
向右移動
我最早住過的自建眷村  成功新村
和子女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