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榮民文化網

閱讀眷村
閱讀眷村
紅磚綠陰,掩不住竹籬內的春天
竹籬笆的故事

眷村人成長記憶中,左鄰右舍間親密的吆喝、吵雜,與燒菜、打牌的「活的」聲音與色彩,已不復見。眷村是眷村人成長的地方,是台灣發展史中,中國人口大遷移的一項歷史見證,是我們緬懷這段歷史的共同記憶。

閱讀眷村

紅磚綠陰,掩不住竹籬內的春天
:::
:::
放大
以文字保存眷村文化
向左移動
向右移動
以文字保存眷村文化
盧雪芳女士所居岳飛新村舊照
(蘭陽博物館電子報2007年5月)

以文字保存眷村文化

作者:林躍龍
基本資料
宜蘭地區的眷村變遷,緣係當地聚落發展的一環,至於宜蘭的聚落發展則應溯自原住民的「社」,墾民的「結、寮、城」,日治時代的「街、庄、堡」,到光復後的「村、里、路」,「國軍眷村」則是較封閉的聚落型態,家家戶戶都住得很近,一般以「○○新村」、「○○一村」、「○○二村」名之,這些眷村均是伴隨著軍事單位的進駐而建造的,也為宜蘭政治及歷史背景留下見證;值得探討的是,「眷村」亦係深具保留文化價值之資產,相關人士除主張應妥善保存它的地理空間外,有關其特殊歷史文物的保存,諸如對眷村歷史文化的記載亦為當今刻不容緩之務。
榮民遺眷盧雪芳女士以八十多歲高齡,撰寫個人的回憶錄,冊內記載的不但是一個女性的生命史,也是大陸移民來台的真實紀錄,尤其該書後半段的三篇文章「定居宜蘭」、「颱風」、「落地生根」更是眷村生活的寫實。當年她初來宜蘭,居住於第18軍所屬的「岳飛新村」,該村位於宜蘭市泰山路上,眷舍就像營房一樣,左八排、右七排,每戶只有六坪大,十戶共用一個電錶,但一戶只准一個燈泡,全村只有一個水龍頭,另外有四個壓水井,公廁三個,相距50公尺遠,村子用竹籬巴牆圍起,前後各有一個門供出入,並有一個老兵在管理,很詳實地描繪當時的眷村景觀。 盧女士較少用節儉、刻苦、耐勞等詞彙來形容眷村生活文化的特質,而是以她親身經歷的過程來敘
放大
以文字保存眷村文化
向左移動
向右移動
以文字保存眷村文化
盧雪芳女士所居岳飛新村舊照
(蘭陽博物館電子報200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