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榮民文化網

閱讀眷村
閱讀眷村
紅磚綠陰,掩不住竹籬內的春天
竹籬笆的故事

眷村人成長記憶中,左鄰右舍間親密的吆喝、吵雜,與燒菜、打牌的「活的」聲音與色彩,已不復見。眷村是眷村人成長的地方,是台灣發展史中,中國人口大遷移的一項歷史見證,是我們緬懷這段歷史的共同記憶。

閱讀眷村

紅磚綠陰,掩不住竹籬內的春天
:::
:::
放大
臺東農場張伯伯的「美好的池上田野風光」
向左移動
向右移動
臺東農場張伯伯的「美好的池上田野風光」
農場裡「以場為家」標題
張華福伯伯現居農莊場景
張華福伯伯

臺東農場張伯伯的「美好的池上田野風光」

作者:何振華(輔導會科員)
民國 30 年代到 50 年代從大陸輾轉移居臺東的外省籍移民,從臺東縣的北端長濱鄉、池上鄉一直到南端的大武鄉和達仁鄉,甚至離島的綠島及蘭嶼皆有分布。許多第一代外省移民因為年事已高,日漸凋零,或是因為眷村改建、眷舍收回等因素,已散居各處,而臺東縣榮民農場、農莊,以及其附近地區領有分配農地的榮民與榮眷,為居住於臺東縣早期軍人及軍眷移居聚落的其中一種類型。 民國 43 年 3 月 1 日,在國防部總政治部第 9 組(農墾組)的督導下成立「臺東大同合作農場」,臺東農場在民國 61 年以前計有眷舍 22 棟、44 戶,民國 61 年至 64 年陸續增建東欣一至四?,至民國 64 年東欣四?完
放大
臺東農場張伯伯的「美好的池上田野風光」
向左移動
向右移動
臺東農場張伯伯的「美好的池上田野風光」
農場裡「以場為家」標題
張華福伯伯現居農莊場景
張華福伯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