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榮民文化網

職涯轉換
職涯轉換
老兵的故事,在臺灣的土地上一直這麼傳說著
工作回顧
學力鑑別考試,輔導就學,興辦職技訓練,專業教育輔導就業-轉業教師,輔導就業轉任公職-退除役軍人特考,支援諾魯共和國技術服務,推甄考選就讀大專校院,職訓中心專責退除役官兵職技訓練,榮民子女教育-「高工實驗班」、「高商實驗班」,會本部榮民榮眷進修訓練,榮服處委外訓練,設置就業服務站

職涯轉換

老兵的故事,在臺灣的土地上一直這麼傳說著
:::
:::
放大
榮民王清鈕獲獎獎狀(王清鈕提供,民國73年年6月28日攝)
向左移動
向右移動
榮民王清鈕獲獎獎狀(王清鈕提供,民國73年年6月28日攝)
榮民王清鈕退休後農務照(王清鈕提供,民國110年6月8日攝)
榮民王清鈕於金門服役時收邀表演(王清鈕提供,民國66年6月8日攝)

堅守岡位 樂在生活

堅守岡位 樂在生活

天剛亮便迎著晨曦踩著堅定的步伐,運動於田間農路,這是榮民王清鈕自在軍中服役時養成的好習慣。數年如一日,同樣的路線熟悉的景物,往事歷歷在目,回想起年少從軍的日子...。由於家中務農經濟條件差,是貧苦的農家之子。家中兄弟姊妹多,因此從小就跟著父母下田幫農。在如此艱困的經濟條件下,許多人往往為了顧及家中經濟狀況而放棄自身的學業。但是在學校聽到老師宣導士校從軍的訊息,便毅然決然投筆從戎,既能繼續讀書又有工作收入又減輕家中負擔。

投筆從戎 從軍樂

進入第一士校體力的基礎訓練,因在家中有幫農勞力歷練,很快就適應軍中生活。加上鄉下的孩子個性淳樸熱心助人,也深得長官關愛袍澤相處融洽。退伍後,因離開社會已一段時間,不知要做什麼工作需時間適應,所以回鄉下幫父母務農2年。閒暇時和同袍聯繫時得知,可以報名在桃園的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退除役官兵職業訓練中心,訓後還輔導就業,一條龍式的服務真是榮民的福音。

放大
榮民王清鈕獲獎獎狀(王清鈕提供,民國73年年6月28日攝)
向左移動
向右移動
榮民王清鈕獲獎獎狀(王清鈕提供,民國73年年6月28日攝)
榮民王清鈕退休後農務照(王清鈕提供,民國110年6月8日攝)
榮民王清鈕於金門服役時收邀表演(王清鈕提供,民國66年6月8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