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智修先生,陸軍上尉退伍。民國84年國中畢業時,報考中正預校,民國91年官校電機系第一名成績畢業,民國94年中正大學授予電機所碩士學位。
他在軍旅生涯期間先後服務於中壢、金門、高雄等地,曾歷練過排長、副連長、教官、通信官等職務,於民國103年退伍。退伍後於民國108年取得臺灣大學電信工程學研究所博士學位後,即進入「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擔任研發工程師,主要負責通訊晶片演算法開發設計,現年薪破百萬,為科技新貴。
曾先生述說小時候課業成績算是中上,並不是非常頂尖的學生,對於讀書方面沒有特別感興趣。國中時期,不想過著每天下課後還要接續去補習班補習的高中生活,再加上身體當時並不好,於是在父親的鼓勵下,便報考了中正預校,希望能透過軍事化的教育、規律的生活作息,把身體鍛練好。
他回憶12年的軍旅生涯中,曾任陸軍通信電子資訊訓練中心(以下簡稱陸軍通校)教官,教授陸軍衛星通信系統、電子戰等相關課程,並於擔任教官期間,獲派至美國聖地牙哥(San Diego)受訓,學習數位化指管系統裝備維護。民國100年在金門任職通信官期間,受長官交付任務擔任單位通資業務,並令其全權主導負責下,榮獲陸軍通資安全督導乙組第一名。民國101年,就讀陸軍通校正規班,受訓期間所撰寫研究報告「Link-16戰術數據鏈路同步時間源之研究」,獲刊於陸軍通資半年刊第121期。民國102年,金門輪調至高雄服務後,考量個人志向興趣、未來生涯發展後,於隔年8月退伍。
曾先生就讀中正預校期間,唯一感興趣的科目只有數學、物理,其它科目都只求及格標準而已,當時成績並沒有特別優異,也曾因為考試成績不及格,假日被管制休假須留校研讀。後來就讀陸軍官校選擇念電機系,因理科科目不容易理解,班上同學常因工程數學不及格,故電機系當時也被稱為“留讀系”。官校三年級,學校試辦「應屆畢業生報考研究所」計畫,因為對外界學術環境非常嚮往(好奇),便開始發憤圖強努力唸書,期望能考上研究所見識與軍校不一樣的生活。官校除了大學基礎課程外,還有軍事上、體能上的魔鬼訓練,以及公差勤務,與一般大學生相比,能唸書的時間相對上少很多。因此他自官校三年級起,到四年級畢業前幾個月,除了假日外,每日凌晨三點便起床唸書到天亮,甚至連午休時間,也不曾休息,最終考上中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班。
就讀碩士班因主修通訊,但通訊領域需具備的專業科目的知識在官校所知尚淺,於是對老師上課講授的內容不甚了解,需額外花費更多時間去補強。當時指導教授邱茂清博士,在大學部開設一門「通訊原理」課程,曾先生在官校期間並未修過這門科目,教授為了訓練他,便指派他擔任該門課程的助教,除了要協助製做課程投影片,還要負責批改學生的考卷及課後作業,曾先生說:「每堂課都去旁聽,跟學生一起上課,也怕學生突然跑來問我這位助教有關課業上的問題」由於基礎根基不好,每天早上五點起床讀書,中午時間不休息,慢慢地跟上其它同學的進度,並獲指導教授的認可。碩士論文名稱「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的研究成果在教授指導下、研究所學弟努力下,發表於知名國際期刊(M.-C. Chiu, C.-H. Zeng, and M.-C. Liu, “Predistorter based on frequency domain estimation for compensation of nonlinear distortion in OFDM systems,” IEEE Trans. Veh. Technol., vol. 57, no. 2, pp. 882– 892, Mar. 2008.)。
儘管他在軍旅生涯中總是忙碌,卻始終無法忘記在碩士班讀書做研究的快樂。在部隊多年,每天都提早起床念書,維持到退伍後,最終103年10月甄試錄取臺灣大學電信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入學半年後便通過「博士資格考」。期間,也獲得「電信卓越菁英培育專案」獎學金補助,此專案係臺灣大學電信工程研究所配合教育部產學合作計畫,結合業界資源共同研發技術、培育人才。藉由此專案,他得到與「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研究計畫的寶貴機會,他的研究主要是運用「多用戶檢測技術(Multiuser Detection)」,處理未來自動駕駛車無線網路中信號干擾的問題,發展出適用於此場景之干擾消除、信號檢測技術。民國108年,他與其他學校博士生共同受邀至教育部產學合作成果發表記者會,分享自己的研究及就讀博士的心路歷程。
曾先生說:「學習過程中就像是一段自我修練、成長的過程。指導教授對我的幫助比較像“引導“,而非“指導“。教授通常不會很具體地告訴我要做什麼,只是給一個方向、建議,實際上研究怎麼做、要做什麼,他都是讓學生自己想,並說服他為什麼要做這個或這麼做。」剛開始念博士班前1、2年,跟指導教授陳光禎博士開會討論,其實壓力非常大,教授喜歡挑戰學生的觀點、想法。陳教授會對學生說:「你講的東西是claim(信仰),不是theorem(真理)!」曾先生覺得教授真正想告訴學生的是:「任何陳述、結論,都要提供證據」。當學生怕犯(說)錯,而不敢提出自己的觀點時,陳教授會對學生說:「如果你不敢犯錯,那你永遠不會做對!」這讓曾先生感受很深、影響很深的一句話。陳教授曾說過一個很有趣的笑話:當你覺得自己什麼都會的時候,就可以拿到「學士」了;當你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的時候,就可以拿到「碩士」了;當你發現別人也跟你一樣什麼都不會的時候,就可以拿到「博士」了。曾先生說:「從小就覺得能拿到博士學位,都是很厲害、很有學問的人,但就如同教授所說的,等自己拿到博士學位,才發覺自己也沒多了不起、也沒懂很多東西。」
在與「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計畫中,曾先生的能力受到公司長官的肯定,在畢業前夕,公司提供工作機會,擔任研發工程師,從事WIFI晶片通訊演算法開發設計。他說:「公司裡面高手雲集,像我的部門就有近二十幾位博士,每個人都學有專精,相互請教及學習。開會時,大家都可以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個人意見,讓與會的同仁參與討論。在科技業主要都是靠數據、理論來說話,在這裡不代表資深或職務高的人說的算數,這種工作氛圍和軍中落差很大。剛開始,我還真不習慣!」,當初唸博士是希望之後能夠當大學教授,但拿到學位後,仍覺得自己的學問不夠,不足以作育英材、為人師表。
他說:「雖然主修通訊,但仍不知道手機要怎麼製作,怕學生問我這類問題,自己回答不出來,這樣當老師會很心虛!」因此,他選擇進入業界繼續磨練自己,期許能成一位理論與實務並重的人。
曾先生回憶當初選擇退伍後,再繼續讀博士班年紀已經不小了,所以有些親友並不看好,畢竟博士要讀4年,畢業後能不能順利找到待遇不錯的工作也不容易。於是他選擇放棄軍中穩定的工作、薪水,去面對一個不確定的未來,大部份人不會覺得這是一個明智的決定。於是當他報退時,長官也曾勸他留營,說:「退伍出去不見得能找到像軍中一樣多的薪資待遇!」但他覺得,如果有想要做的事,就要趁早去做,否則到老了就不會想做,畢竟放棄夢想的悔恨,後半輩子都得獨自面對。人生是自己的,要怎麼走,只有自己能做決定,或許旁人會質疑你的選擇、會冷言冷語,但當你成功時,你當初做的決定就是正確的。訪談結束前,曾先生期許現在的退除役官兵們,輔導會有許多相當好的政策,服務照顧大家,在就學就業、就醫就養、服務照顧等輔導工作上,輔導會都相當用心,大家要善用輔導會的資源,尤其在就學、就業上要好好努力,有夢就要去追逐,不要怕遇到挫折,因為遭遇到任何失敗都會讓自已更加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