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有成熱心公益-防水達人張德俊
榮民張德俊民國53年生,政戰學校34期(77年班)外文系法文組畢業,服役時歷練排長、營連輔導長及政戰官等職務,民國82年因病傷上尉軍階退伍,退伍後秉持國父孫中山先生「畢其功於一役的革命精神」及「軍人吃苦耐勞、勇於創新理念」,分析市場大眾所需,即投入防水抓漏工程行業,成立「水補快自癒防水國際有限公司」開創品牌,研發創新「預防及治療建築物弊病之真空引流式施工法」獲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證書,品牌行銷國際。
張德俊自營水補快自癒防水國際有限公司,創業初期兩夫妻胼手胝足,從實際力行操作中,發現現今防水材料與工法的不足,且深感社會大眾對於建築防水的需求,應該是「零滲漏」,而不是東補西補,一次又一次的花冤枉錢做「短期效」的防水。為了讓社會大眾能夠輕鬆擁有「零滲漏」生活品質,解決方案必須整個立體「6個面向、裡裡外外」都能防水,而且材料壽命和整體功能與結構體同壽命才符合大眾期待,故秉持「畢其功於一役」的革命、創新精神,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創新,自主研發出台灣第一家整體結構自癒防水材料「水補快」。渠自行研發自癒防水系列產品,於國內累積無數防水工程成功案例,如各式商辦大樓、工廠、校園、住宅工程等,並榮獲WTA防水專業認證之合格廠商,產品行銷歐美及日本等地,更獲邀香港混凝土維修及防水協會前往技術指導並簽署海峽兩岸備忘錄。後期研發「預防及治療建築物弊病之真空引流式施工法」獲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證書。國外日本田島化學公司特派代表前往水補快自癒防水國際有限公司學習觀摩,且受日本特殊塗料、關西塗料公司、港混凝土維修及防水協會邀請進行技術交流。張員為推動國內防水業界技術鑽研,擔任苗栗縣自癒防水劑首屆主席,參與台灣營建防水技術協進會,並當選常務理事,積極推動兩岸及國外防水技術交流;另外配合國際及政府節能減碳專案,與台灣大學韓選棠教授共同推廣綠建築造鎮計畫,成效卓著。
張德俊平時投入公司經營外,工作之餘熱心公益,夫妻倆發現許多青年學子有心向學或創業,但苦無資源及技術,因此受聘協助東吳大學、實踐大學建築相關科系證照班技術指導;接受內政部勞委會職訓局委託辦理防水工程施工管理訓練,擔任講師、委員,負責學員學習考核及技術評鑑。張員長期投入各社團活動,如參與創世紀扶輪社,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及醫院共同舉辦捐血、健康篩檢等活動,獲地方媒體報導;渠秉持專業、急公好義精神,發現有許多弱勢家庭需要各界慷慨解囊,協助生活經濟扶助,因此長期不定期捐助弱勢族群,熱心公益關懷弱勢家庭,獲頭份創世紀扶輪社「以服務改善人生」獎座乙座。另協助大同中學成立扶少團,透過交流與服務建立正直人格並開拓學生國際視野及社會服務精神。而張員身為榮民一分子,有感於國家對渠栽培及退伍後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與苗栗縣榮民服務處服務關心,獲悉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遺孤認養計畫,立即認養苗栗縣榮民遺孤,長期捐助認養金扶助向學子女,民國112年7月獲苗栗縣榮民服務處榮民楷模表揚;112年7月主動協助獨居王姓榮民進行屋頂防漏作業,解決免受室內漏水之苦;112年迄今不定期嘉惠地區弱勢榮民眷捐助物資乙批及協助照顧地區遺眷生活與辦理後事,苗栗縣榮民服務處分別致贈感謝狀,其善行義舉,足為社會效法典範。
張德俊期許自己能夠秉持國父孫中山先生服務和革命精神,讓自己未來的生命發光發熱,為社會的進步與安定,增添一份力量,增進人類生活的幸福感貢獻心力。為實現「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與夫人共同投入地方公益,不論是社會公益組織或在地宗教文化均盡個人力量出錢出力行善不落人後,彰顯企業家熱心公益的精神,另積極協助榮民單親家庭及因公殞命遺族子女獲得妥善照顧,並有良好求學環境且能在無憂環境下努力向上,慷慨捐款認養遺孤,期許榮民子女們成年後,能以感恩善念,回饋社會、貢獻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