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47年4月1日成立的榮工處新店砂石工場,安置了102位退除役官兵,他們在新店溪的水裡,用雙手撈取砂石出售,維持生活。 潘世杰先生回憶道,那時的工作和收入情形,他們不分晴雨,每天下半身都是泡在水裡,以鐵耙子將沙子從溪底一耙耙撈起,裝入畚箕裡,然後用扁擔一擔擔挑上岸,集中處理出售。那時的工資以8擔算1合,每合賣新台幣12元,算算辛苦了1個月的所得,就只能勉強繳交伙食費而已。 在生活上最重要的吃飯問題,不要說餐廳了,連桌子、椅子都省了,甚至在民國48年嚴處長任職後初次視察時,也是和大家一樣,席地而坐,也因此更體會了他們的辛勞。他們住的,則全是軍方撥來或自行臨時搭件的草蓬,每逢颱風下雨總是東歪
西斜,大家還是持續的修修補補的住下來。 他也形容剛來榮工弟兄們的身心狀況,「拿起筷子不想吃飯,站就不想坐下,坐下就不想起來;不但早上不想起床,連晚上就寢都害怕」,那種因為勞力造成全身痠疼的情況,和簡陋的生活設施,使大家備感煎熬。環境雖然惡劣,身體雖然疲累,但是在這艱苦的情形下,大家唯一的目標就是「工作」,三餐也都是簡簡單單的只求果腹。羅作英先生說,他的印象中,只有民國47年曾經有象徵性的加過一次菜,也就是三菜一湯而已,正足以對照那段歲月中生活上的艱辛。 再清苦的生活,再艱困的環境,沒有牢騷、沒有怨言,唯一有的就是勤奮不斷的工作和努力不懈的精神,榮民弟兄們在相互砥礪下,克服了一切困難,努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