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榮民文化網

參與經建
參與經建
鑿穿一片天地
鑿穿一片天地
榮民是國家發展的動力 在臺灣的土地上,參與國家各項建設 榮民弟兄蓽路藍褸,一步一腳印 為建設美麗家園而謹守崗位...
:::
放大
他來自雲南,他的家在台灣-彭啟祥

他來自雲南,他的家在台灣-彭啟祥

作者:張耀升
基本資料
作者:張耀升 台灣海峽對許多歷經國共抗戰,在大時代的動盪中被迫流浪、遷徙的人來說,是難以越過的地理屏障,並不只是因為兩邊的土地硬生生被一道滿是暗流的黑水溝隔開,更大的屏障是政治局勢。一道無形的牆矗立在海上,它阻隔所有的音訊與思念。許多人無法理解這些榮民義胞在台灣生活了大半輩子,為何心之所念還是中國,然而這些指責的人也忘了去理解一個道理:對許多榮民義胞來說,海的另一端是祖國,因為父母長輩都在那裡,割捨不斷的親情在遙遙無期的等待下,早已成為生命的一部份,這是無法抹滅的親情,並不一定是大中國情結。 清境農場的墾荒人彭啟祥的生命經歷,值得深思,它說明若以上的情況稍有改變,一般人對榮民義胞的刻板印象或許無法成立。 彭啟祥原籍廣西,在雲南出生,也在雲南加入反共救國軍。不同的是,彭啟祥並沒有拋棄家人,父親早逝,母親與他一起逃難,一起來到台灣,一起擔起清境農場開發初期的所有艱辛委屈。他從未想過要回大陸探親,對他來說,清境農場是自己唯一的家,因為母親在這裡,兒子在這裡,他所有牽掛的人,都在這裡。 彭啟祥個性溫順,不喜歡出風頭,問他往事,彭啟祥淡淡地說:「沒什麼,我的經歷和大家都一樣,去問別人就好了。」一段時間的閒話家常後,他的話匣子才慢慢打開。 想起戰爭的回憶,他說最苦的是從雲南逃到緬甸的那段日子。逃離雲南後,槍林彈雨的生活雖然危險,但阿兵哥沒有想太多,陣亡便就地掩埋,倒是當初從雲南走山路到緬甸,穿過原始森林,怕後方的敵軍發現行蹤,遇到野獸也不能開槍,只能躲,沿途瘴氣瀰漫,時常得拿艾草往鼻孔塞,除了野菜野果,沒有其餘的食物,而這一路母親都陪在旁邊,他覺得苦,是因為他看見了母親的苦。 除了帶母親來台灣,彭啟祥還有另一點值得一提,他是清境農場第一個與原住民通婚的義民。他並不是透過介紹,而是自己主動走到原住民的部落,與他們一起唱歌跳舞,喝他們的小米酒,吃他們的山豬肉,與原住民成為朋友,才娶了原住民的老婆。 語言不通信仰不同,文化差異並沒有帶給他們困擾,他們夫妻很少爭吵,問他秘訣在哪,他說他也不懂什麼秘訣,只知道不要刻意去改變別人。老婆不會說雲南話,他也不會說原住民話,慢慢說慢慢聽,也就慢慢懂了,不用去強迫誰。同樣的,不會做雲南菜也沒關係,也不要求妻子得多快學會。他的體諒沒給妻子帶來壓力,妻子很快學會雲南菜,各種香料都難不倒她。 彭啟祥待人處事的態度,以當今的世俗眼光來看,也就是互相體諒,相互尊重。這人人能懂的道理,自然是陳腔濫調,只不過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就連宗教信仰,他也是採取這樣的態度,妻子信基督,每個星期天都到霧社做禮拜,彭啟祥來自雲南,他與大多數的雲南人一樣,家裡的神桌牌位分成三等分,中間寫著「天地國軍親師」,左右兩邊位置比中間略低,右邊是「東廚之王」,左邊才是歷代祖先牌位。儘管信仰差異這麼大,他不曾要求老婆拿香祭拜,他的尊重得到回應,老婆不曾對他傳教。 因為帶著母親來台灣,彭啟祥他家成了清境農場第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來台灣第二年與原住民妻子結婚,隔年生下第一個小孩,兩年後在生下第二個小孩,此時距離彭啟祥母子來到台灣,才過了五年,三代同堂的標準家庭已然成形。 他與母親顛沛流離來到台灣,在逃難的過程中,處處都只是暫時的居所,沒有一處能落地,能生根,能成家,反而是在清境農場這裡,與妻子生了小孩,彭啟祥才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他覺得自己不識字,像個瞎子,生活再苦也得將小孩送到山下唸書,想念小孩也沒時間下山去看,就算特地下山去看,叮嚀幾句問候幾句,除此之外也不敢再多說什麼,怕說多了就捨不得。
談到清境農場的人事物,他笑笑地說:「比自己小的,比自己大的都走了,可能我常笑,常笑年輕十歲,到現在還沒輪到我。」 現在女兒早已嫁人,兒子回到山上務農,雖然母親已經過世,但夫妻兩人加上兒子女兒與五個孫子,過年的時候九個人擠在小小的客廳裡吃老婆燒的雲南菜,對他來說,在台灣有個家,而且是他唯一的家,他感到幸福滿足。
放大
他來自雲南,他的家在台灣-彭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