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拓蕪,安徽涇縣人,民國十七年生,是典型的苦學成功和殘而不廢的堅強鬥士。少小離家,大半生為軍伍,文武學歷皆無。曾獲得國軍文康大競賽士兵組詩獎、國軍文藝金像獎第一屆詩獎、廣播金鐘獎、文復會散文金筆獎、中山文藝散文獎、文協文藝獎章、國家文藝散文獎等。 1928年,張拓蕪出生於安徽涇縣一個農家,本名張時雄。他6歲進小學,4年後改入私?,總共讀了6年多的書。不過,雖然一生中只受了6年多教育,卻讓他的人生往往在關鍵地方有重要轉折。他第一次投靠正規軍隊,由於年紀太小差點進不去,最後就是因為「認識幾個大字」才能夠破格加入。直到70多歲,提到當年經歷,張拓蕪還得意的說:「我在軍隊裡可是個『小師爺』,幫人看、
寫家書,可以換幾雙草鞋、幾頓飯呢。」 12歲那年,張拓蕪到安徽宣城孫家埠油坊當學徒,3年後就逃家當了兵,從此,「流浪」在他血液裡扎了根,當時的軍隊沒有什麼紀律,開小差和冒名頂替的事經常發生,張拓蕪時常發了薪餉就開小差,花光錢再找軍隊投靠。就在這樣流浪當兵的生涯中,他正式改名為張拓蕪。關於改名的經過,張拓蕪說:「有一次投靠軍隊,他們要幫我報身分證、不許我頂別人的名字。我當場翻桌上的王雲五字典,隨便找上兩個字。」或許命中跟「寫作」有緣,張拓蕪隨便「翻」來的名字,竟然頗有「筆名」的味道,充滿文藝氣息。 隨國軍來台後,張拓蕪開始對文藝產生興趣,他學習寫新詩,並逐漸在報刊雜誌上發表作品,1962年出
版詩集「五月狩」,並曾經獲得國軍文藝金像獎短詩第二名。1973年張拓蕪從軍中退伍,同年中風,病癒後左半邊肢體殘廢,不過,殘障並沒有擊倒張拓蕪,反而開拓了他第二個人生,1975年,他開始寫作散文「代馬輸卒手記」,這本書在第二年出版後,立刻引起巨大迴響,當時和張拓蕪素昧平生的女作家三毛,寫了一篇讀後感,三毛在文章中寫:「這是一個小人物對生命真誠坦白的描述,在他的文章裡,沒有怨恨,沒有偏激,有的只是老老實實、溫柔敦厚的平靜和安詳。他用筆記下了那整個時代的見證。他筆下的生活,是一個從來沒有人寫出來過的世界。」 的確,正如三毛所說,張拓蕪所寫的軍中生活和人物,是其他軍官作家沒有接觸到的國軍最基層眾生相
。張拓蕪以樸實無華的筆,寫盡了大時代裏小人物的歡樂與辛酸,令人感觸與動容。「代馬輸卒」系列一共出了五本書,都獲得極高評價,除此之外,張拓蕪還著有《左殘閒話》、《坎坷歲月》、《坐對一山愁》等總共十餘本散文集,在他的文章中,細數困窘生活中的瑣事,卻又不忘隨時幽自己一默。在眾多的台灣散文家中,具有極為與眾不同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