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1928~ ) 當代作家、文學評論家。福建永春人。抗日戰爭爆發後隨父母逃難至江蘇、安徽、上海、重慶。1947年中學畢業後入金陵大學外文系,翌年轉入廈門大學,開始發表詩作。同年隨家到香港,1949年赴台灣,入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後在軍中當了3年翻譯,任教於台灣東吳大學、台灣師範大學。1958年到美國留學獲藝術碩士學位。1964年和1969年兩次赴美教書。1971年返台,任台灣政治大學西語系主任、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及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其間自1974年起到香港中文大學任教11年。余光中被稱為台灣現代派“十大詩人”之一。1954年與覃子豪等創立藍星詩社,主編過《現代文學》和《文星》,參加
現代派詩歌的論爭和鄉土文學的論戰。 詩名與文名並高,兼擅翻譯與評論,三十多年來風格屢變,出版專書逾五十種,影響深遠。評論文集有《掌上雨》、《分水嶺上》、《龔自珍與雪萊》等。尚有不少評論文章,分別收入《逍遙遊》等散文集內。 出版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鐘乳石》、《万圣節》、《蓮的聯想》、《五陵少年》、《天國的夜市》、《敲打案》、《在冷戰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与永恒拔河》、《余光中詩選》。余光中的散文在台灣堪稱一絕。散文集有《左手的繆斯》、《逍遙游》、《望鄉的牧神》、《焚鶴人》、《听听那冷雨》、《青青邊稔》、《橋跨黃金城》等。評論集有《掌上雨》、《分水岭上》,評著
有《梵谷傳》等。 近年在大陸各省市出書在二十種以上;深圳海天出版社近編《當代中國散文八大家》叢書,將他與冰心、汪曾祺、余秋雨等並列;《余光中詩選》也列入北京學界評選的《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曾獲國家文學獎、吳三連散文獎、吳魯芹散文獎、霍英東成就獎。 余光中詩風的演變: A.最早的格律詩時期(1949─1956) 突顯強烈西化傾向,沉浸於豆腐乾氏的格律詩。作品有激切的情緒而無深刻的情思,有賁發的感覺而無潛實的感悟。作品有《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天國的夜市》。 B.現代化的蘊釀時期(1957─1958) 1.留美的現代化時期(1958─1959)愛荷華大學的寫作訓練開啟與現
代藝術的接觸,作品乃有抽象的趨勢。如:〈新大陸之晨〉「零度。七點半。古中國之夢死在心大陸的席夢思床上」詩人從平鋪直敘解放出來,代表詩集《萬聖節》。 2.虛無時期(1960─1961) 面臨逃出自己,卻又找不到自己的窘迫。一方面對傳統不能完全放棄,一方面對現代又不能全心擁抱。「不知道那條路通向五陵/我很冷,很想搭末班的晚雲回去/焚厚厚的廿四史,取一點暖」 3.新古典主義時期(1961─1963)中國的抒情傳統藉《蓮的聯想》而推向另一次高峰 C.走回近代中國時期(1965─1969) 由死亡引進對生命或永恆的思索。如:〈公墓的下午〉〈死亡,它不是一切〉〈老詩人之死〉,而在《在冷戰的年代》中
最引人矚目的主題是性與戰爭。如〈雙人床〉:「讓戰爭在雙人床外進行/躺在你長長的斜坡上/聽流彈,像一把忽嘯的螢火/在你的,我的頭頂竄過」 D.樸素的民謠風時期(1970─1974) 留美發酵了《白玉苦瓜》中的口語節奏與民謠風格。欲使歌與詩的結合「傳誦於街頭巷尾,流傳於廣大青年的唇間」 E.歷史文化的探索時期(1974─1981) 任職於香港中文大,所關懷的是香港與大陸間的唇齒相依並進而關懷故土所激起的文化傳承使命感。《與永恆拔河》《隔水觀音》的歷史文化探索,表現知性多於感性的風格。如〈九廣鐵路〉:「向邊境,自邊境,日起到日落/北上南下反反覆覆奏不盡的邊愁/剪不斷碾不絕一根無奈的幾臍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