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榮民文化網

榮民才藝
榮民才藝
薪傳華夏風采
藝術

書畫是無聲的美,筆墨抒發性情的真美與至善,豐富我思我想,潤澤我見我感,人類有歷史以來,先有畫,才有文字,岩壁中的戰畫是最早的繪事記載,是用美術文化記敘歷史的雛型,充滿精神戰力的激勵,繪畫力量無可計算,畫的力量由心,心才是克敵致勝的源頭活水,形、意、美並重的戰畫嚴謹、深刻、不朽的記錄歷史,每一筆都和血淚相醮和,傳唱綿長。 油畫、國畫、書法、漫畫、攝影、戰畫等藝術在榮民畫家們的手中心上完成了創意、新意、真意、美意,寓教於藝,弘揚武德,也提昇精神。文天祥說:「留取丹心照汗青」,而榮民畫家們也以不同的藝術養分化為丹青,同樣照亮汗青。【藝術館】是榮民藝術版圖,力求真、美、善的精神,讓愛流播,讓美流傳。 細數大家:

榮民才藝

薪傳華夏風采
:::
:::

榮民李中堅先生畫作


李中堅伯伯,民國20年生於廣西省,家境優渥,自幼就有繪畫天份,在上海藝術學校學習繪畫(油畫)。民國38年共軍擴大叛亂,李伯伯隨國軍來台,投身軍旅等待反攻大陸回鄉,39年起擔任裝甲兵駕駛,雖然不起眼,但為往後軍人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一次在守護中華民國領土戰役中不幸傷及腿部。

民國44年因傷病退伍,回到「繪畫」藝術工作,當時台灣社會無「賣畫、買畫」之行業,所以先後從事商業設計、封面廣告、教畫等工作,亦在台北中國時報社、大華晚報社,當過美術編輯、總編,更多次受邀擔任繪畫創作評審委員;且分别在國內、國外開過多次畫展。
李伯伯學的是油畫,寫真畫、抽象畫、水彩畫也都能有自己的特色;由西畫到國畫,多元化寬廣的畫路創作。

李伯伯的水彩畫獨創一格,以「詩」為題譜出高雅作品;從「七言絕句」到「五言律詩」為主題,畫出一系列的渲染水彩畫;李伯伯也是一位多媒體的繪畫創作者,静物、人體、風景,都曾嘗試,並講究畫面的鋪陳,藉著畫作空間的拓展,反映了本身的觀察力。
民國77年因體能衰退、舊疾復發就醫,同年進入彰化榮家安養,96年並主動提供2幅畫作,懸掛於榮家貴賓室,提供住民及訪客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