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榮民文化網

榮民才藝
榮民才藝
薪傳華夏風采
藝術

書畫是無聲的美,筆墨抒發性情的真美與至善,豐富我思我想,潤澤我見我感,人類有歷史以來,先有畫,才有文字,岩壁中的戰畫是最早的繪事記載,是用美術文化記敘歷史的雛型,充滿精神戰力的激勵,繪畫力量無可計算,畫的力量由心,心才是克敵致勝的源頭活水,形、意、美並重的戰畫嚴謹、深刻、不朽的記錄歷史,每一筆都和血淚相醮和,傳唱綿長。 油畫、國畫、書法、漫畫、攝影、戰畫等藝術在榮民畫家們的手中心上完成了創意、新意、真意、美意,寓教於藝,弘揚武德,也提昇精神。文天祥說:「留取丹心照汗青」,而榮民畫家們也以不同的藝術養分化為丹青,同樣照亮汗青。【藝術館】是榮民藝術版圖,力求真、美、善的精神,讓愛流播,讓美流傳。 細數大家:

榮民才藝

薪傳華夏風采
:::
:::
放大
三娘教子
向左移動
向右移動
三娘教子
飾陳宮
失空斬

周正榮

生於1927年,卒於2000年,十三歲入上海戲劇學校,師事多位名師,二十二歲隨父母來台,在陸光國劇隊三十七年,一直擔任台柱要角,與胡少安、哈元章、李金棠並稱「台灣四大鬚生」。 王安祈教授自民國七十四年起即為周正榮先生所屬「陸光國劇隊」編寫劇本,對於周先生排戲演出等情形知之甚詳。曾編寫「寂寞沙洲冷,周正榮京劇藝術生命」,根據王安祈與周正榮三次的訪談紀錄,及周正榮珍藏一輩子的日記<戲劇考評>、節目單、照片等資料;並比較其所尊余楊二派的精範本錄音,細膩分析周正榮的唱腔及表演藝術,而分為《周正榮京劇藝術生命史》及《周正榮藝術析論》上下二篇,已經出版,為周正榮一生堅持京劇藝術精神及成就,留下完整紀
放大
三娘教子
向左移動
向右移動
三娘教子
飾陳宮
失空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