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與人文素養 堅持 Made in Taiwan 一把琴從一塊木頭到拉得出優美的聲音,幾乎要半年以上的精雕細琢,如果不是有無比耐力、體力,高度的興趣、熱情,清清楚楚的步驟細節,根本沒法兒拿來當終身的志業,如今他的琴已有數十萬身價,然而,他在乎的不是一把琴能賣多少錢,投資報酬率是否划算,他在乎的是提琴的價值決定在聲音,這把朝夕相處、雕鑿撫摸了這麼久的琴,能不能拉出純美音色,能不能在百年之後還流傳著清音,在一流的音樂殿堂上,拉出絕響美樂,被一流的音樂家寶愛珍惜。 不只是技巧,還要有靈魂,許文仁不斷研究,突破音色挑戰的極致,在兩片木板的厚薄分布和外型尺寸之間;他很堅持手工,不依賴運用
高科技的定音輔助,他深信製琴是一種藝術,終究要回歸經驗、第六感和人文層次。即使刨木刨得一身汗或手指起泡或受傷,一個閃神失手就前功盡棄,他也樂在其中;目前為止,他仍然是全亞洲個人國際得獎紀錄最多的保持者,日本琴商還特地依照獎冊上的地址飛到台灣他的家中,希望能購買得獎名琴。 其實,這些得來不易的功夫,許文仁並不希望只有自己獨享,前年台南藝術大學的陳國華教授開了國內第一堂製琴課,開始傳承製琴藝術,許文仁很希望台灣也有製琴系,證明小提琴也能Made in Taiwan,在國際競爭力贏得「名琴出自台灣」的認定。他不求出名賺大錢,卻嚴格堅持品質,一年只做3或4把琴,步調很緩慢,工夫很確實,因為許文仁
三個字打出去的招牌就已然代表了國家,代表了藝術,唯其稀有,才益顯珍貴。 優質音色誠難求 愛樂之路孤寂行 磨利一把小鋼刀要一天,他就默默的磨一整天;削薄一片琴身要一星期,他就用一星期削出想要的弧度與薄度;雕飾琴身周圍的壓線裝飾要半個月,他就埋首十幾天,把凹槽剔出來,把彩線埋進去;每天細心上一層漆,風乾,再漆,再風乾,再漆,整整一個月漆得眼睛也發紅;這都不是最漫長的等待,更值得守候的是好楓木,可以痴痴等上30、50年,把它吊起來自然風乾到永不變形,一切,只為了追求完美,追求數百年之後,還有人用這把小提琴拉出天籟般的悅音,成全許文仁的喜「樂」心,什麼都值得了,值得了……。 一把好
琴拉慢板時,音色有豐富層次,拉快曲時,每個音符跳躍得乾淨靈活,頂尖的琴即使在戶外場地,不需要擴音器材,也能讓數千人聽得清清楚楚;他靠自己的專業與堅持尋求做一名藝術家的價值,在實際製作過程中追求靈感與熟練技巧,完美每一把小提琴的獨特聲音,完美每一把琴的外觀和絕妙觸感;探求每把琴的極限,一直是他不眠不休製琴的原動力,把親手製作的小提琴當情人般的愛戀,盡情呵護;有時接到頂級的名琴委託他保養維修,他也會如獲至寶般的來個短暫的「外遇」,在拉觸名琴的美麗邂逅裡,激盪出更多的孺慕火花。 氣功太極拳養生 維持好心境體力 多年軍旅生涯的自我要求與精訓,讓他始終保持六點半起床運動,規律的安排製琴、修
琴與午睡的時間,同時他也學習氣功和楊氏太極拳,從養生中了然治學與製琴的微妙關連,心中不設定多少時間達到多少程度,得到多少效果,以「無欲」 心態默默耕耘,慢慢而切實,緩緩而心靜,氣不浮躁,樁步沉穩,腳下有根,體肢才能穩妥靈活的變化,處處保持輕鬆自在,讓全身心神肌體都均衡發展,自然能保持年輕活力的好體能,愉悅無求的好心境。 許文仁愛樂製琴從無貳心,像一塊等待成為名琴的木頭,只求耐心琢磨,能值百年等待,器樂在我心,而我心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