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也好,晚餐也罷,只要是肚子餓了,來上一碗熱騰騰的牛肉麵,品嚐那湯頭的鮮美、燉透的牛肉塊和帶勁的手工麵條,再加上清脆的蔥花與飄香的紅油,然後大快朵頤一番,實乃人生一大享受。 臺灣的飲食文化早期是以米食為主,因當時人民多以務農為主,有忌食牛肉的習俗,所以根本找不到牛肉麵店。直到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在營區和眷村一帶,頓時增添了許多小吃店,榮民榮眷們用他們家鄉的烹調方式,延續合乎口味習慣的菜色,於是才有各種牛肉麵相繼出現,所以說牛肉麵之所以有今天這樣的普世價值與有口皆碑,要推榮民實是台灣牛肉麵名揚四海的重要推手,一點兒也不為過。 隨著族群文化的融和與生活習慣的相互影響,加上當時軍中主食
配給皆搭配麵粉,使得麵粉充裕而廉價,更促使牛肉麵館如雨後春筍般在台灣各地開設了起來,極盛時期甚至出現一二十家的牛肉麵大王,各個大王比鄰而居、一字排開甚為少見;不論是清燉的、紅燒的、川味的、滷味的、清真的種種,大家都從湯頭香氣和味道、牛肉爛度與口感、麵條粗細與韌度、蔥花與酸菜等,各方面推陳出新、獻上道地好手藝,藉以吸引顧客上門;而顧客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本省外省,甚至跨越國界無限延伸,成為台灣飲食文化的一大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