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德林,民國12年12月l5日出生於陜西省山陽縣人,上有姐姐1人哥哥2人,排行老么。曾至縣城讀過1個月小學,由於上學路途遙遠路不平又要經過淺灘,父母以安全因素讓他停學。 莊稼收成看天吃飯,常有寅吃卯糧現象。由於歷史與地理因素的淵源,陜西省自古以來就是軍事要地,大漠塞外一旦出現戰亂,中原地區常被波及,陜西、甘肅省的地理就顯得重要了。 民國2年至17年,北洋軍閥在陜西省展開15年的中原大戰,孕育出地方特色,馬賊(鬍匪)四處掠奪鄉里。為了有效打擊馬賊(鬍匪)的機動戰力,地方團練除了增高圍牆高度、加強火炮威力的防禦戰術外,也發展出主動出擊打埋伏戰之游擊戰術,以增強保衛家鄉能力,與減少地方人
力及財務損失。 萬伯伯成長在性命如螻蟻般脆弱,唯有強者才能生存的年代,因此從小就參加鄉里的團練,接受軍事訓練,進行保鄉衛家的組織訓練。村莊能動員之壯丁及火力有限,遇到小股土匪,用游擊戰與城樓戰尚有能力驅散,但遇到大股或火力強大之土匪,還是要躲入荒郊野外,戰亂讓人命變得不值錢。 伯伯從軍的原因是有次與三叔有事經過臨縣,被縣城拉夫抵充兵源後送至閻錫山部隊。閻錫山部隊是西北雜牌軍,沒有制式裝備,因此以游擊戰術為主。 民國26年參加「太原保衛戰」,當時日軍機械部隊侵入山西省太原縣,伯伯所屬游擊中隊13支隊當時駐守太原,奉命保衛太原縣,在無法發揮避實擊虛游擊戰術下,被迫與日軍展開正面衝
突。在日軍強大火力下,游擊隊員們雖以必死決心與敵軍展開戰鬥,奈何在雙方武力懸殊下進行之殊死戰,激戰數日弟兄死傷無數,伯伯也從罹難的屍堆裡爬出,眼睜睜看到太原城失守,支隊同袍不得已撤退。 回憶當時真是驚嚇萬分,周邊弟兄相繼倒臥在血泊中,活生生的人一瞬間就喪失了生命,也有傷者在呻吟中逐漸消逝,所幸伯伯大難不死保住了命,藉此對陣亡弟兄表示悼念。 戰爭的殘酷無情,磨練出伯伯堅忍之性格,也讓他更心存感恩之心,珍惜每一天所擁有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