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光秦,生於民國12年4月1日湖北省金山縣。出生後11個月,母親即過逝,幾年後父親也去世,由奶奶辛苦撫養至8歲,辭世後將其託付堂嫂扶養。 幼年因家中務農,生活清苦,無法就學,為分擔堂嫂的負擔,以放牛賺錢貼補家用。12歲那年發生中日戰爭,為了活命,堂嫂帶著侄子、姪媳及謝伯伯,為逃過日軍之檢查,晝伏夜出,才安然抵達四川重慶市。還好有堂嫂將平日所存之黃金藏在髮髻或草鞋裡,才能安然於四川落腳。 不幸的是,姪媳婦因娘家在當時有些權勢,對謝伯伯非常輕視甚至虐待,把他當傭人看待。16歲那年伯伯被馬德光連長勸導而入伍
,被帶到雲南一開始學習保養汽車,當時的汽車是以酒精為燃料,必須靠木炭才能點燃啟動。 19歲在雲南時,因任務所需,部隊挑選青壯兵喬裝成擺夷族族人,由擺夷姑娘帶領,步行至深山,打探軍情,將所蒐集的情報傳回部隊,讓部隊與當時農雲主席聯合作戰,殲滅日軍屢創戰功。隨後又接獲命令,被派遣到緬甸,對抗日軍的策略是埋炸藥,以破壞當地的橋樑、道路,截斷日軍的支援,致我軍獲勝。 由緬甸回中國後,在雲南省昆明跟隨蔣委員長。雲南因政變,52軍西北軍經黑龍江登陸。53軍招考並移防至東北,經景州、景西、長春、經山海關登陸,軍長關寧爭及周富成兩人,將整個東北接收下來。謝伯伯在53軍時因有一技在身,會開車及修理各
種車輛,還可以將技術訓練新兵,所以升到准尉。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可拉風的,因為他可以騎機車、駕車,到處走比起其他的同袍可風光多了。 國共內戰時,回到山東青島,由劉安齊指揮官帶領部隊到福建省馬尾登陸,但不幸福州失守。37年部隊折回金門,當時兩岸非常緊張,共產黨發動了3個師攻打金門,蔣緯國指揮官運用15輛戰車來回壓。胡連將軍發現有共軍穿黃埔軍服偽裝國軍,下令運用潮夕將敵我區隔,予蔣指揮官的戰車戰術,連手戰勝,即是所謂的「古寧頭大捷」,亦是金門大捷。 當年在某天的夜晚,謝伯伯不幸被砲彈擊中頭部,受傷非常嚴重,部隊立即將伯伯後送回臺灣的第一總院,即現今的臺北榮總就醫,受到醫療團隊悉心的照顧。
雖然視神經受損,迄今仍視力不良,但回想起來,一生有幸參加古寧頭大戰,當時同袍不知死傷多少,自己也嚴重負傷,能將性命保住,是非常幸運的。 50年退伍後,被經國先生帶到臺東,建設馬蘭榮家。馬蘭榮家當時是臨教院性質,專門接收照顧在大陸參戰受傷的軍人,分中殘和輕殘等級,安置在馬蘭榮家,由政府持續照顧負傷的同袍。因為反共大陸是條漫漫長路,這群來自異鄉的老兵有許多人必須離開部隊,但是無家可去,只好安置到榮家。 年輕力壯的伯伯,自認有謀生能力,因此四處工作賺錢。71年時已61歲,算中老年人了,而選擇進住馬蘭榮家,當時榮民有6千8百多人,他所屬的第4隊也有4百多人。現在老兵漸漸凋零了,談起這些往事
,有傷感但也有感恩的事及人。 謝伯伯回顧,從小即隻身,受到奶奶及堂嫂的照顧,所以對女性特別尊重。雖然也有辛酸的事情發生,在戰役險惡的環境下,曾嚴重負傷,但所幸把珍貴的性命保存住。現在的伯伯,只要知道哪裡有貧困或需援助的地方,從不吝惜將身邊的金錢捐出,幫助比他更窮困的人們。他懂得感恩及回饋。熱心助人,主動捐輸,所以在馬蘭榮家獲得「土地公」的封號。 吃得苦中苦,在險惡的環境中都已渡過,晚年有多少能力回饋社會,是謝伯伯現在最大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