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中揣著軍部重要作戰命令,順著山坡稜線道路,向三千公尺外的友軍奔去,突然就遭到日軍砲擊,那時的光景,砲彈真像下雨一樣密集,危險極了;我一路跑跳、匍伏、爬滾向前衝,根本忘了自身的安危,只想著一定要把命令送到」。超過一甲子前的往事,仍然深刻的印記在今年已經八十六歲的劉家修腦中,戰爭的真實場景,甚至常在午夜夢迴時浮現在眼前。 民國四年出生的劉家修,家鄉在江西永豐縣,在他讀國小的時候,北伐的國民革命軍經過他的家鄉,在他幼小的年紀中,對於軍人高大英挺、保鄉衛國的模樣,留下很好的印象。後來因為江西地方鬧土匪(共產黨),民國廿年時,將他父親及大嫂都綁走並勒索贖金,經過一年多,花了三萬多塊銀洋,才把
人救回;最後實在因為土匪鬧得太凶,家鄉待不下去,他便前往江西吉安十八軍的駐地,報名幹部訓練班擔任學兵。 稍後他又於廿二年考進南昌陸軍官校第十期,一直到廿五年才畢業。隨即被分發到特勤隊服務,擔任西安的外圍勤務,恰遇張學良發動的西安事變,當時隊中有不少人罹難,他與另外四位同袍,利用夜色混出西安,重新歸建。 在劉家修擔任第五師上尉作戰參謀期間,部隊於廿八年底,接任廣西崑崙關防禦任務,由於地屬要隘,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日軍也多次發動攻擊。劉家修當時奉命傳達軍部一份重要作戰命令,送給陣地右翼的第九師師長,但由第五師防守陣地山坡前緣至第九師指揮所,其間距離長達三千公尺,且必須經過暴露於日軍陣地前
的橫向山坡高地稜線,是日軍砲擊的主要目標區。 但劉家修為送達命令,根本不顧個人生死,吃了秤鉈鐵了心的往前衝,最後終於成功送達作戰命令,完成任務,師長也特別為此將其官階由上尉晉升至少校。廿九年元月,當部隊預備轉進時,他隨同一個步兵營擔任全師後衛掩護,遲滯日軍行動,在任務達成撤離時又遭到日軍重兵追擊,部隊死傷慘重,他雖然倖免,但想到死難同袍仍不禁悲痛。 另一次讓劉家修難忘的戰役,是民國三十年九月,當時他已擔任步兵營營長職務,負責湖北宜都長江南岸要塞砲台間約二十華里的江防任務。防守期間,奉上級指示,率領一個臨時編組,約八百餘人的加強步兵營,強渡長江至北岸登陸,突擊沙市、荊門、當陽等地區的
日本守軍。 在渡江時即已遭到日軍攻擊,部分竹筏被打沈,折損一些弟兄,而原本預計三至五日的突擊行動,因遭日軍纏鬥,竟然拖到半個月,雖然糧粖、彈藥均已不足,但最後在官兵將士用命,以及當地民眾的掩護協助之下,仍然完成突擊、吸引、牽制日軍,使友軍從容突破日軍包圍的任務。 三十六年的軍旅生涯,劉家修最後在少將任內退役,沙場百戰、戎馬倥傯,他多次憑藉著勇敢、冒險、奮進的意志,從死神手中逃脫;儘管如此,看到身邊太多的摯友死於戰事,對於戰爭的殘酷,劉家修有太多的體認,真切期盼兩岸最終能夠和平統一,使未來的兩岸子孫,都可以不用再遭到戰爭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