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烈士陳綏之先生,與我同宗同村,其子金錚又與我同學,而知其家道小康,生活幸福;與夫人呂氏恩愛,結婚一年,便有愛的結晶。 但陳烈士眼見軍閥作亂及帝國主義侵略。二十一歲時即效法林覺民精神,投考黃埔軍校第七期,接受嚴管苦練的軍事教育,受訓期間即曾偕同學組成學生軍,初顯身手,討伐軍閥吳佩孚。 結業後,任九十三師少尉排長,三年後升為上尉連長;因工作過度努力,致積勞成疾,不得不回家療養,病初癒後,再訣別妻兒至第九師報到,已無適當職缺,竟安插中尉排長,但仍樂於赴任,工作也越發優異,榮獲軍委會頒發獎章。 七七盧溝橋事變,陳綏之正在通校深造,聞之心膽俱裂,即刻向校方請纓,派赴前線殺敵,校方批答,應先完成
課業而未准其願,但一結業即赴原師歸隊。淞滬戰起,綏之即致書老父略以:「為保衛國土,決與倭寇作殊死戰....望勿以兒為念」等,而成為絕命書。 日軍欲三月亡華,傾全力猛攻,因敵我眾寡懸殊,我方在劣勢狀況下,陳綏之烈士代連長職,激戰時於九月十日中彈壯烈成仁,造成「壯志未酬身先死」之憾! 我自幼受到陳綏之烈士之精神感召,立志當革命軍人;至七七事變,淞滬會戰,烈士殉職,日軍南京大屠殺等相繼發生,從軍意志更加堅定。 黃埔軍校第十五期與鐵道幹部教練隊第二十四期,於民國二十七年春招試,我不顧年齡尚差兩歲,毅然前往報名,兩者筆試均通過,只因年歲不合,雙方皆在考慮中,鐵幹隊先發榜,我即前往報到;旋即黃埔軍校
錄取也只好作罷。受訓兩年餘,二十九年夏天,分發鐵道兵團任幹部,參加第二、三次長沙及長衡會戰等多次戰役;也曾深入敵後為我游擊隊運補。 勝利後,負責鐵路復原,來台再從事台鐵建設等,報國境遇自不如陳綏之烈士轟烈,唯託祖先與烈士庇佑,各項任務均能圓滿達成。值茲烈士殉國六十六年暨百歲晉一冥誕,謹撰文聊表思念赤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