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六年七七盧溝橋抗戰發起,八月十三日展開中日第一場大規模的「松滬會戰」,血戰到十月下旬,最高統帥蔣委員長認為已達「以時間換取空間」目的,也粉碎了日本「三月亡華」迷夢,便於十月二十十六日下令五十萬國軍撤出上海戰場。謝晉元團長就在這當口,臨危受命,留守閘北繼續作戰,負起掩護大軍轉進的任務。目前住在花蓮榮家的榮民厲鼎新,當年就曾追隨謝團長,參與了聞名中外的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 厲鼎新,民國十年生於江蘇省江都縣。抗戰軍興,他正就讀楊州陽明中學初中部,受到學校老師鼓勵,決心從軍報國,並在學校報名,投身駐守上海的國軍七十一軍八十八師謝晉元團長所率部隊。謝團長見他年輕活潑,便留他在團本部,後擔任
傳令班中士班長。在死守四行倉庫的四天四夜激戰中,他和傳令班十二名弟兄,堅守團本部謝團長身旁,忙著各項勤務。 厲鼎新回憶當時戰況:「盧溝橋事變後,日軍一路打到上海。上淪陷時,我們團沒有撤退;日軍起初以為我們四行倉庫小小單位,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殲滅,結果卻打了一段時間,很是吃驚。他們採取人戰術,因為上海是租界地,不呵用砲擊和飛機轟炸,只能用步兵進攻;孤軍起初還有抵抗力量,也打到「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地步,甚至把黃豆倒在柏油地面,讓腳穿大皮鞋的日軍滑倒不前,再予掃射。」 厲鼎新說:「戰況激烈時,全上海滿天都是日本旗幟,沒有中華民國國旗。當時有位高中女童軍楊惠敏,拿國旗英勇游過黃埔江上游的蘇州河,
潛水避過日軍掃射,送給我們,當時那面國旗就是交到我手上的,我就立刻報告團長:團長得此好消息,就命令我這個班,不管生死存亡,也要把國旗豎立起來!但日軍一見國旗就掃射,本班人力不足,團長又另外調來別班增援,才把國旗堅起。一時之間上海士氣昂揚,終於可以看到中華民國國旗了。但豎立國旗時,我軍傷亡很慘重,等於人疊人,才豎起來的。」 厲鼎新表示,戰事一起,謝團長即勉大家「同生死,共存亡;只有犧牲,只有成仁」。最後只剩土造手榴彈,戰士綁在身上,趁日軍衝鋒,跳樓引爆,當時就犧牲好多人....。後來政府知悉孤軍境況,且已達成任務,即命令撤退。那時四行倉庫有條橋接連英國租界,便在英人調解下於十月三十一日凌晨撤往
租界。但謝晉元團長卻於民國三十年四月二十四日在孤軍營遭漢奸暗殺。 厲鼎新扼腕地表示,謝團長不被暗殺,孤軍還能持久;謝團長成仁,孤軍失去領導中心,士氣一落千丈。接著,厲鼎新調往陳誠將軍的第六軍三三九師二0三團第二營第六連任四0迫砲班班長,三十八年隨軍來台灣,駐北投復興崗現址整訓,一度隸屬孫立人將軍麾下,後改編為劉玉章將軍的五十二軍,曾調往金門,接替在古寧頭大勝共軍,由胡璉將軍率領的部隊,而經歷四十三年的「九三砲戰」。 四十四年厲鼎新因傷病退伍,響應政府建設台灣政策,先後參與了石門水庫、曾文水庫和東西橫貫公路建設工程。民國六十七年住進花蓮榮家安養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