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重慶是個霧城,每年只有五月到九月的夏秋的五個月天氣晴朗,也就成為日本軍機施虐的最佳對象。但是其餘半年,因為重慶在濃霧的掩護下得以喘息。 自民國二十八年起到三十年底止,單是三夏秋,重慶所受到的轟炸威脅,可說是不論貧富貴賤,都落在重慶的每一個人身上。 最慘的一次,是在民國二十八年的五月三日和四日兩天的連續轟炸。根據記載,在民國二十八年一年中,日本飛機的空襲就有二千六百餘次,共派出一萬四千餘次的飛機,投下六萬餘沒的砲彈,被炸死的中國人有二萬八千餘人。 民國二十九年的夏秋,每隔三五天就有一次被日機狂炸,使得重慶百姓疲勞奔走進出於防空洞。這樣的「疲勞轟炸」,確實使已經營養不濟的中國
人,受著有如地獄般的煎熬。民三十年的夏秋,日本飛機的轟炸更兇更猛,竟至沒有六小時以上的間斷,百姓民眾只有斷炊、失眠,忍受著超地獄的苦痛。 早在民國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開始,一直到三十日結束的山西平型關打的「太原大會戰」前後九天中間的小戰鬥,也是中共在八年抗戰中唯一的一次參加戰役。事實上,主持這次戰役的是第二戰區司令官閻錫山和第一戰區的司令官衛立煌。 當日本軍閥把歐戰擴大為世界大戰,並且橫掃太平洋,使久霸遠東的歐洲國家望風而逃。尤其從民國三十年十二月八日的襲擊珍珠港,到三十一年三月七日打緬甸,日軍僅僅用了三個月差一天的時間,便幾乎佔領了太平洋。緬甸,英國只留下兩個師,而我國派出最精銳
的第五、第六兩軍,傾全力投入緬甸戰役,使得日軍稍稍停止在太平洋上一鼓作氣的衝勁。 也當中國軍隊在自己國內抵抗日本軍閥的強勢攻擊,在緬甸,中國軍隊更抵抗著日本的海洋攻勢。因此,如果論在太平洋戰區真正跟日本作戰的國家,只有我們,中國。 十七歲少年從軍記 抗戰最後階段的民國三十三年、三十四年間,全國物價比之抗戰前的七、八年前,整整跳高了五百倍,也就是說,民國二十六年時,米價是十塊錢一石米,但是到了抗戰結束前,卻漲到五千元一石。戰爭所影響百姓的,何止是血、淚,更是攸關中國人的飲食、生活。 民國三十四年日本無條件投降,但是中國共產黨卻在一片歡樂的勝利聲中,進行著全面叛亂。此時,情
報先驅戴雨農將軍,在華南地區分別成立交警部隊,廣招精壯有志的青年從軍,在湖南地區成立了十五總隊,祁陽縣城則在民國三十七年成立八中隊。約著十餘位親朋好友一塊報名參加八中隊的十七歲少年李昌明,成為交警部隊的一員。 回憶起從前,李昌明話語裡有著分明的驕傲。他說:當時,交警部隊所有的裝備完全是美援,所以武器彈藥被服應有盡有,隊長趙振戎中校更是黃埔軍校第四期生。 民國三十八年年初的農曆年,穿著軍裝回家過年的李昌明,正式和尚且不知情的父母辭別。二月,離開縣城,搭乘湘桂鐵路火車,轉浙贛路來到江山站,但因為局勢的變動,又轉進福建省,在安海與共軍相逢,決戰多天。共軍在我軍以自動武器掃射下,在一波一波
的攻擊下,屍橫遍野,血灑戰場,他們只得快速撤退。 夜幕低垂,八中隊趕到海口上船,並且在民國三十八年的十一月底達金門料羅灣,也正是古寧頭戰役結束時。 古寧頭戰役,我軍以英勇幹練、屢立殊勳的高魁元軍長,率領著一一八師,首先投入敵陣,更且以素與其協同作戰的戰車營為前導,故能所向無敵。話說一一八師向來就有威名,屢次使得匪共喪膽,該師的三五二團曾被命名為「英雄團」,三五三團亦曾被選為威武團,而三五四團則以青年團著稱。 民國三十六、七年間,整十一師(即十八軍)馳騁中原,「一一八」三個字,曾使劉伯承各部隊聞風膽寒。再加上師長李樹蘭,向來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勇將,每當大戰前夕,他就請願擔任前鋒,
所以經抗日剿共,建功無數。 金門古寧頭戰後,三十八年一月十三日,先總統蔣中正在「敵我雙方優勢之分析」的訓詞中,曾說:「此次金門保衛戰的結果,對於來犯之匪萬餘人,予以澈底的殲滅,不使有一人脫逃漏網,這是我們剿匪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更於民國三十九年四月,頒發團體榮譽旗,以獎勵參與此役特著功績的一一八師及十八師。 雖然沒能參加古寧頭戰役,但是,對於李昌明而言,談起過往種種,除開他獨有的大嗓門,更多的是他對往昔的深沈回憶。 118師好風紀 成功戰鬥員績效好 被編為一一八師三五三團的李昌明,在三十九年由金門回到台灣,並且在宜蘭大坡晉升上士班長。 在大坡,沒地方睡覺,花了
三個月的時間,徒手搭建克難營房,營房屋頂以茅草覆蓋,下面是一片片的竹板,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多是以竹子編結完成。 其實身手矯捷又年輕的李昌明,一來到台灣,立即被選入接受特種軍事訓練,當部隊離開大坡,來到金門太武山下,兩年後回到台灣,李昌明依舊在各個基地接受訓練,其中包括蛙人特訓,傘兵特訓、、、等,最後在基隆成功大隊集訓中心的嚴格訓練後,成為十九師成功隊戰鬥員。 民國四十九年,奉命支援越南湄公河反共人士。湄公河水流急且湍,只聽的越共高聲喊著「過來我們這裡!」「過來我們這裡!」大家都抱著必死的心情。 那時候,一個師裡有十五位蛙兵,要吃得了苦,身體更得棒,記得受訓其間,曾經連續一個禮
拜沒有闔眼睡覺。 帶著特異身手的李昌明,民國四十九年隨部隊進駐小金門大二膽各島嶼,師長為王廣發。李昌明身為第一分隊隊長,白天巡邏著防區海面及接送並保護蒞臨戰區長官的安全;晚間,則出勤海峽對岸的大陸內地,進行各項公務的執行。一直到民國五十二年,奉調國防部特種軍事情報室前衛挺進大隊,接受更專業的各種情報訓練,其間往來敵我兩方,不斷以優異績效,完成各項交代任務及計畫。 快樂義工 槌球大將 擁有三屆國軍戰鬥英雄及干城獎章四座的李昌明,在從軍三十八年後,於民國七十四年退伍。現在雖然居住在榮家,但是個性豪邁,身體健朗,每每參加各項義工活動,尤其是佛光山的各項活動,他披起佛光背心,一
心向善。 奉持觀世音菩薩濟世救人,為人服務的態度,更是板橋榮家的槌球大將,遊走在各榮家舉辦的槌球大賽中,並且屢獲佳績。是這樣自在的生活與樂觀的心靈態度,在在活絡著李昌明快樂的七十四歲。 家中有一男二女的李昌明,雖然在五十九歲時遭逢喪妻之慟,但是接受妻子李張敏惠臨終前的託付,毅然拿出蛙人的氣魄,挑起嚴父慈母的擔子,而今,子女各自成家,李昌明有著無與倫比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