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對日抗戰勝利將屆滿六十周年,這場艱苦卓絕的戰役,影響國家存亡絕續的命運。曾參加抗日戰爭的前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前國防部長蔣仲苓接受專訪時指出,抗戰的意義就是保衛國家,維護國家領土的完整,同時也是彰顯每個人對國家的責任,「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即在於此。 蔣仲苓說,當時最高統帥、軍事委員會蔣委員長(先總統 蔣公)曾在日本軍閥發動七七事變後,呼籲和平解決爭端,日本軍閥卻一意孤行、步步進逼,蔣委員長在忍無可忍之下,宣布全面抗戰並堅持到底,不達最後勝利絕不終止。經過八年艱苦抗戰後,終於獲得最後勝利,使日本無條件投降,並
光復臺灣澎湖。所以,抗戰勝利六十周年,也是臺灣澎湖光復六十周年,可說是意義重大。 蔣仲苓強調,這段歷史,作為一個中國人不能忘記,他並感慨戰爭是殘酷,呼籲國家領導人不可輕啟戰端,應維持兩岸和平,造福百姓。 蔣仲苓,籍貫浙江省義烏縣,陸軍官校十六期畢業,經歷抗戰、國共內戰後隨政府遷臺,歷任六軍團司令、金門防衛司令官、陸軍總司令、副參謀總長等重要軍職,及總統府參軍長、國策顧問等職務,並於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至八十八年二月擔任國防部長,之後出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於民國九十二年三月辭去副主席。以下是記者與蔣仲苓前副主席的訪談紀要: 問:請您談談抗戰期間經歷,您是民國二十九年自陸軍官校畢業,當
時正是抗戰極為艱苦的時候,您當時從軍的經驗為何? 答:我在抗戰期間僅歷練基層幹部,所知不多,經驗有限,只能就個人親身經歷略述所見。 抗戰開始後,日軍全面向我攻擊,並持續轟炸後方不設防城市,濫殺無辜,激起百姓民怨,日本軍閥在南京殘暴的屠殺行為,更讓人義憤填膺,青年學生、知識分子也都基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理念,大量從軍,有的投考軍校,有的參加軍隊,一致抵抗日本侵略。 日閥濫殺義憤填膺 當時我方戰略除了堅持抗戰到底,因雙方軍備的差距,唯有以空間換取時間,大批民眾向西撤退,學生也都有志投考軍校。我也在民國二十七年進入陸軍官校,於民國二十九年畢業後,即參與抗戰行列,旋被軍令部選送陸軍
大學西南參謀特訓班受訓,結業後分發第六戰區二十六集團軍總部擔任作戰參謀,爾後奉派七十五軍第六師,歷練連附、連長等職。 本軍是在湖北宜昌以西、長江北岸,扼守陪都重慶門戶,曾多次與敵作戰,也曾主動出擊,策應其他戰區作戰。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日晚間,得知敵軍即將投降消息,當時內心十分興奮,感到終於獲得最後勝利。 問:您認為抗戰勝利的原因為何? 答:最重要的是蔣委員長的英明領導與卓越指揮,堅持抗戰到底的決心;其次就是全國軍民精神總動員,「國家至上、民族至上;軍事第一、勝利第一;意志集中、力量集中」,且「地無分東西南北、人無分男女老幼」,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軍民一體,人人服從 蔣公領導,都有犧牲
奉獻、不怕苦、不怕死的抗戰精神。 另外,向後方撤退的民眾,雖然顛沛流離,生活艱困,卻毫無怨言。 光榮歷史以古鑑今還要一提的是,最初我們是獨立作戰,後期則獲得美援裝備,使戰力增強不少,另外,「十萬青年十萬軍」,高級知識分子紛紛從軍,對民心士氣的鼓勵也很大。 問:國內是否應更重視抗戰史實? 答:當然應如此,臺澎光復,是犧牲三千餘萬軍民同胞的生命及無數的財產才收回的,但現在的人大都淡忘了。先賢先烈的犧牲奉獻,寫下了一篇讓人記憶猶深的光榮血淚史,留給後人借鏡。當時國軍犧牲奉獻,前仆後繼、義無反顧的精神,實在可歌可泣。在物資與醫療資源極端缺乏的環境下,仍堅持到底,值得後人效法。 「惡行
可以原諒,但歷史不能遺忘」,看到日本對於中日戰爭史實,與其他各參戰國解讀不同,我認為唯有面對歷史,以古鑑今,後人才能真正從中得到啟示與教訓。 中華民國不容模糊 問:抗戰對於我國軍事的影響有那些?現今的國防又有多少可資借鏡? 答:儘管當年局勢與現在不同,但不變的是精神戰力的重要,不能有一絲一毫鬆懈。統一意志才能集中力量,中華民國就是中華民國,一點也不能模糊。 現在政治環境對於部隊的教育影響也很大,從前非常單純,一心只想全力抗戰獲得最後勝利,現在政治環境對於部隊士氣影響甚深,士兵的知識程度思想也不能與當時同日而語。 現在部隊的管理強調人性化,畢竟時代環境不同,人性化的管理是有必要,但
仍應有個限度。嚴明的紀律、精實的教育訓練、優良的武器裝備、充分的後勤支援是必須的。 國軍不宜自滅威風 問:八年抗戰時國軍與日軍周旋許久,軍人都能堅持到底,對照當前中日間護漁糾紛,國防部官員甚至說出打不過日本海上自衛隊等說法,這樣說非常不妥,您認為目前軍人武德是否有加強之處? 答:軍事教育、軍事素養都必須強化,像「打不過日本」等說法,國防部官員應謹言慎行,不宜輕率發言,以免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又如何談作戰呢?現在的國軍將領,絕大多數也都是接受過高深軍事教育的優秀人才。但與以前相較,從前許多將領,無論文的、武的,都有一套,軍事素養、國學素養都佳,像我以前當參謀時的集團軍參謀長、總司令,在
公文上改一兩個字,全篇意義就完全不同,保定、黃埔、陸軍大學出身的將領,軍事、國學根基都非常深厚。另外,那時當軍人就是一心一意在軍中發展,所以完全犧牲奉獻自己,把生死置之度外,打仗時就是往前衝,消滅敵人,義無反顧,沒有第二個想法。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問:抗戰的時代意義、予後人啟示為何? 答:就是保衛國家,使國家領土完整,完全不受外國干預,抗戰後我國也與各國簽訂平等新約,廢除之前的所有不平等條約,所有租界全部收回,我國也基於以德報怨精神,將日本軍民全部遣送回國, 蔣公也在開羅會議提出保留日本天皇制度,充分展現寬大心胸。 抗戰的意義在於彰顯每個人對國家的責任,「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個人
要與國家連在一起,不能只顧自己。 另外我要強調,經過戰爭的人,才了解戰爭的殘酷,戰爭是非常嚴肅的,戰後幾十年都難以恢復元氣,不能輕言開啟戰事,尤其兩岸間,更不該自己人打自己人。 兩岸和平至為重要 問:您在國防部長任內完成多項重大採購案規劃,對目前政府提出的軍購案有何看法? 答:應先從整個戰略層面看,先進行戰力評估,想好未來要如何作戰,之後決定部隊數量,再採購適當的軍備,不能對外國的推銷照單全收。 當年美方強烈遊說我方加入TMD(戰區飛彈防禦系統),但我堅持反對,認為TMD是錢坑。到現在美方也還沒測試完成,若當時同意加入,至今數年的分擔研發經費勢必所費不貲。 現在還是兩岸
和平最重要,兩岸儘量維持現狀,但依據我們的戰略構想,充實需要的武器裝備仍有必要。 (摘轉自中央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