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人玄民國13年5月17日,出生於湖南長沙。 三歲時爆發了兩湖秋收暴動,當時共產黨尚未壯大成氣候,在地方上組織農民協會,沒收地主的土地、殺害地方上有權有勢的人,父親在地方上擔任一個小官員,在兩湖秋收暴動中被共黨殺害的。 父親死後,母親改嫁,劉伯伯變成了孤兒。父親娶了2個老婆,大老婆生了1男1女,與2個同父異母的兄姐,相差30來歲。母親改嫁後,家產全被同父異母的大哥花光了,劉伯伯沒地方住、也沒飯吃,大哥也不送他到孤兒院,在孤兒院裡至少有飯吃、有書可以讀。那時找不到地方住,就先住到劉家的祠堂裡,在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中,糊里糊塗的度過童年。 到了17、18歲當兵的年齡,劉伯伯害怕被
徵召去當兵,參加了辰沅師管區學兵大隊在招考士官,學兵大隊就像現在的士官學校。受訓六個月後,結訓後分發當班長訓練新兵,新兵訓練幾個月又撥到部隊。因為當班長有帶兵經驗,就隨著新兵一起撥到部隊,當時時局很亂,大家不想當兵,就連夜一起開小差,往那裡跑也沒有方向。 大伙不知常德會打仗,居然一路跑到了常德,就被有虎賁部隊之稱的57師收容了,意外進了國軍57師虎賁部隊當兵,也因緣際會參加了民國32年,與進攻常德的日軍血戰幾十晝夜的常德會戰。 常德會戰是抗日戰史上一個光榮、驚險的戰役。在會戰中劉伯伯右肩中彈,子彈沒有射穿肩膀留在體內,因被日軍包圍不能後送就醫,子彈留在右肩內,流血不止,就拆下綁腿布
,綁在右肩先止血,繼續戰鬥。會戰中常德被日軍攻陷佔領了,被俘虜了100多人,日軍把俘虜圍困在山上看守。 幾天後國軍反攻,常德收復,日軍要撤退,俘虜要怎麼處理呢?他們就把俘虜集中在山上,四周架起機關槍對著俘虜掃射,掃射完日軍又用刺刀一個一個刺,劉伯伯的右臂膀當時也中彈,但被好幾具屍體壓著,沒被日軍刺刀刺中。日軍撤退後,他從屍體堆中爬出來,100多人只有幾個人被國軍救了出來,送到後方就醫。 34年抗戰勝利,槍傷也療養好了,劉伯伯被編到監護大隊,跟著部隊到南京,接受日本人的投降。單位被派接收日本人,在南京遺留下來的財產,派守在一棟洋房,記得是叫「天山樓」。沒事時,就到南京街上逛,看到國防
警衛第二團第二營,在招考文書上士的告示,劉伯伯就去報名,考題是刻鋼板,刻一篇總理遺囑,他刻的很漂亮就錄取了。營長是湖南同鄉,告訴他當軍人要當武官,當文官沒出息,就送劉伯伯到陸軍尉官大隊受訓六個月,結訓後當了少尉排長,又升上中尉排長。 南京撤退時國民政府和共產黨在長江南北對抗,被共軍突破,部隊向南方撤退,撤到了安徽廣德門口堂,又被共軍俘虜了。看管了3、4天,被放出來後,就來一直跑,搭火車到湖南,共產黨又追來,想回家也不能回,就跑到廣州,被國防部警衛團老長官收留了。 38年時跟部隊來到了臺灣,劉伯伯參加了警衛團政治指導員的考試。及格後,被派到部隊當政治指導員,就是現在的輔導長,但因在常
德會戰中,右肩及右臂受嚴重的槍傷,民國41年就申請負傷退伍。 退伍後自修讀書,參加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人員乙等特考,相當文官的高考,及格分發到屏東榮譽國民之家。在那裡認識現在的老婆,組成了幸福美滿的家庭,婚後為生下了3子2女,劉伯伯因職務的調整也四處調動,與家人聚少離多。 劉伯伯最後在臺灣省立屏東仁愛之家,就是現在的內政部南區老人之家,擔任社會工作組組長,一直到65歲屆齡退休,退休後與妻子在家,頤養天年、含飴弄孫。 回想參與常德會戰迄今也72年了,當年血戰情景歷歷在目,戰況慘烈,死傷無數,但我守軍堅決與常德共存亡,以死報效國家的精神奮戰到底,最終才從日軍手中奪回常德,迫使日軍退
回長江以北,更換來對日抗戰勝利和臺灣光復的光榮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