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止戈上校,民國10年10月10日出生於江蘇省淮安縣。 ◎日軍侵華死傷無數 民國26年8月13夜晚(剛初中畢業不久),日軍集中兵艦三十餘艘、陸戰隊萬餘人,以強大火力,在虹口、閘北、江灣一帶發動攻擊,企圖配合華北南侵之敵,打算在三個月之內,一舉滅亡我國。幸好我國軍誓死抵抗,展開血戰。 此時,上海閘北、南市周邊的百姓,為求安全,擠進租界,在大世界附近的道路兩側、屋簷、走廊遍地難民,擁擠情況,已到水洩不通的程度。 次日八一四清晨,我機出動攻擊,與日本空軍木更津隊,發生激烈空戰。很不幸的是,就在此時,我有二機中彈受傷,我機為求減輕重量,準備在跑馬場的地面上,丟下兩枚炸彈,不料墜
落在大世界前面的廣場上,轟然一聲,煙硝沖天。事後看到周邊房屋門窗大都震破,難民死傷無數,慘不忍睹,令人觸目驚心。 ◎決意加入抗日青年團 當時鴻年堂叔偕王殿華縣長(光夏)到泗陽縣履新,我亦隨同前往,被安置在縣保安隊當文書,開始穿軍服。軍服不大合身,當時王隊長對我說:「你很像受過訓練的軍人。」我當即向他習慣地舉手行三指(智、仁、勇)的童子軍禮,他向前為我改正手勢,要我五指併攏,才是正確的軍禮。 在保安隊擔任文書業務,公文不多,但是做了一件繁重工作,繕造了一份全隊官兵的箕斗名冊。所謂「箕斗」,是每一個人的手指指紋,箕是紋路偏而不完整,像是慧星;「斗」的紋路,是圓而完整。名冊登錄時,
通常是左箕、右斗,也就是左手指登錄箕數,右手指登錄斗數,作為官兵身分證明,以防冒名頂替故也。 因我決心報名參加江蘇省抗日青年團,鴻年叔父急電父親前來處理,父親星夜徒步趕來泗陽縣。此時,我已隨團西行至宿遷宿營,父親又追到營地,在第二大隊部厲大隊長(淮安人,與父相識)處,將我找到。看我穿上軍服,眼見心意已決,無可奈何地,將祖母的六塊銀元交給我,作為旅途零用,並請厲大隊長多多照顧。父親離別時,已至深夜,只叮囑我不要忘記,寄信回家,望著父親離去的背影,這一幕令我終身難忘。 ◎札實的陸軍官校訓練 青年團為避免日機空襲,行軍至陽山縣待命。由於南京棄守,政府西遷武漢,為了長期抗戰,以重慶作
為陪都。此時我團決定,移師大後方,於是重回徐州,乘車西行到達西安後,行軍至終南山駐紮整訓。 在徐州曾與十七軍團召募的學生軍團相遇,當時十七軍團長是胡宗南將軍,也西撤至西安,奉命成立中央軍官學校第七分校,胡宗南將軍兼任主任,顧希平擔任副主任,江蘇抗日青年團與十七軍團學生軍團,及王曲特訓班,經甄試合格者,錄取為陸軍官校第七分校,第十五期的學生。 就生活方面來說:我們住的是窯洞,每一窯洞住一個班,睡的是土坑,以麥草墊底,覆蓋軍毯取暖。每人只有不到一米寬的空間,整理內務時,左右同學如無默契,一定互相干擾。住窯洞最大好處,是冬暖夏涼,比現在使用冷、暖氣機還要好。 關於吃的方面:有米飯也
有麵食(饅頭或麵條),通常由採買決定,採買是由同學輪流擔任(北方同學通常吃麵食、南方同學則吃米食),佐食是大鍋菜,有白菜、蘿蔔、馬鈴薯、豆腐和豬肉。每桌一面盆,六人一桌,沒有飯廳,在露天的地面上蹲著吃,很不舒服。後來由區隊長李守武(十二期工科),設計每六人挖一圓坑,中間積土成桌,腿放在坑內,坐在坑沿用餐,比蹲在地上用餐舒服多了。 早點名時,隊長賀來亨領導跑步,爾後由值星區隊長帶隊,到湘子河邊洗臉,夏天,清涼舒適:冬天則破冰,以冰塊洗臉,初感刺骨,然後發燒,亦感舒適。 每逢週一,通常是大隊朝會、升旗,由大隊長陳上拔主持,並作短暫的精神訓話,然後各隊帶開跑步。有時校部擴大舉行,在王曲的七、
九、十大隊,全體師生參加,主任胡先生親臨訓話,以「今日戰士」為題,訓示我們:要能「鐵肩擔主義、血手寫文章」,「跟隨領袖、從頭收拾舊山河」,我們是三民主義的信徒,是「生於理智、長於戰鬥、成於艱苦」,激勵同學們的豪情壯志,做一個愛國家、愛百姓、不怕死、不貪財、效忠國家的革命軍人。 ◎重慶兵工署研習兵器 畢業分發,我被留校,派十六期十四總隊任少尉區隊。未久,調留村重兵器訓練隊受訓;重兵器訓練隊結業後,調為教育處助教,派軍官教育隊重兵器訓練班服務。 校方為了兵器教官的需要,特別選派我期留校服務同學,到重慶兵工署研習兵器。到重慶的行程,是由西安乘火車至寶雞,轉乘羊毛車到重慶。所謂羊毛車
,是我國以羊毛向俄國交換的運輸工具,作為運輸物資用的卡車,乘客則擠坐(臥)在裝載的貨物上面。在寶雞到褒城,翻越秦嶺時,看到不少燒木炭的酒精車,在上坡時拋錨,險象叢生。 秦嶺途中,看到三國時期的殘缺棧道遺跡,在張良廟,蕭何追韓信的馬道,我們都停車參觀憑弔。在到成都途中,公路兩旁看到不少古老的張飛柏,劍閣的雄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氣勢,身為現代軍人,懷古之情油然而生。 ◎招生帶領學生返校 在參訪兵工署,即將結束之際,接奉校部命令,火速返校。抵達西安時,我等尚未到校,第十七期十二總隊長徐達將軍
,派人交付升任中尉區隊長人事命令,並向程副大隊長立佐報到,翌日起程,遠赴浙江招生。 七分校的招生處,設置在金華的火神廟,積極籌備赴上海招收學生,訂製便服。後因日軍武裝封鎖港口,未能成行,改由地下工作人員代為招生,並分批由淪陷區的上海、以及福州、廣州、香港等地前來報到。在金華我被派任第二大隊第六中隊第二區區隊長,在漫長的萬里行軍中,克服一切困難,帶領學生返回學校。 在我的記憶中,每天的行程,視可供宿營的所在地而定,通常不少於六十華里。行軍三至五日遇有較大城鎮,則大休息一至三日,再行出發,金華至西安王曲的行程、總共用了五個月二十天。 後來在陸軍大學西北參謀班教育時,課程非常精彩而
緊湊,不論是參謀業務、戰術思想和作業(攻、防、追、退等),深感獲益良多,對我爾後立足部隊,指揮作戰,頗有助益。 特訓班第二期,民國30年3月1日開學,9月結業後,軍令部直接派令分發,我被派任九十軍第六十一師上尉參謀,我師(六十一師)師轄一八一、一八二、一八三及補充兵團四個團,結集於宜川、集義鎮及其附近地區。 我在參謀工作約一年,當我師接替陝北防務之同時,我與一八二團第八連連長葉乾學長,職務對調,擔任雲岩鎮北端高地上之碉堡防守任務。擔任碉堡守備約一年,由新七師接替防務,我團集結於宜川待命。在此期間(約為民33年初秋),團長要我自導自演,做一次連的攻擊。演習完畢後不久,正直秋季天高氣爽
,我團奉令向洛川、富縣方面挺進,目的在收復黃龍山區之囊形地帶,解除中共對關中地區之威脅。 ◎奠定抗戰勝利契機 民國33年,是我長期抗日戰爭,邁入第七個年頭,也是關係著國家生死存亡的一年。因為這一年,日軍為了繼續作戰,調集重兵於四至六月間發起攻擊,幸為胡宗南部隊出擊,在西峽口一役,日軍損兵折將,丟盔棄甲,粉碎了日軍西進關中夢想,而且奠定我抗戰最後勝利的基礎。 是年,五至八月間,日軍攻佔長沙、瀏陽。日軍在攻擊衡陽作戰中,由於方先覺的第十軍,誓死抵抗,達五十天之久,直到彈盡糧絕,始被攻佔,但是日軍的損失也很嚴重。 接著日軍於九月間分兵沿湘桂鐵路、公路南下進攻桂林、柳州,兩地於
十一月間先後失守,日軍乘勢西進,於十二月初,佔領獨山,貴陽吃緊。中央震驚,幸湯恩伯率部,由西北空運馳援,迅即克復獨山,至此日軍已成強弩之末,日軍在太平洋及其它戰區,也節節敗退,更為我創造了反攻的良好契機。 領導抗戰的蔣委員長,即時號召全國知識青年,志願從軍,成立十個青年師,同時在重慶成立幹部訓練團,遴選部隊優秀幹部受訓,分發各青年師擔任幹部。 在結訓時,收到派令,朱營長被任命為二零五師六一五團二營副營長代營長,我被任命為師搜索連副連長代連長。 當時連的中心任務,是完成接收知識青年從軍入伍的準備工作,以及現有新兵的基本訓練。師搜索連的編制,是由步兵排、騎兵排與機動車排,三個排編成,
但因沒有裝備,仍以步兵連之編組,予以編成。 當連之編成不久,某一深夜,我在睡眠中,被電話鈴聲吵醒,原來是劉副師長樹勳,打來電話告知「34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各同盟國,宣告無條件投降,我們抗戰勝利了!」我興奮不已無法入眠,當即吹哨音叫醒全連官兵,大聲宣佈,日本投降了!我們抗戰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