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艱苦的對日抗戰,是現代史上最壯烈民族禦侮戰爭,不僅象徵著全國軍民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精神,充分展現自己國家自己救的堅定意志,以及軍民團結一致,奮勇救國的大決心及大團結。 回顧史實,民國26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自此展開我國對日漫長浴血之戰。此期間是我中華民族最艱困,同時也是最光榮歲月,為了國家生存與尊嚴,全國軍民同胞,秉承著「地無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的信念,不畏艱難及前仆後繼犧牲精神,力挽狂瀾歷經八年,終於贏得最後抗戰勝利。 對日抗戰期間有許多默默無聞,從事敵後工作的愛國人士,而今尚健在者寥寥無幾。在屈指可數人物中甚幸能訪談到,已是百歲人瑞- 抗日期間曾從事敵後游擊作戰
的王從志伯伯。 王伯伯生於民國4年4月26日山東省萊陽縣人,父親王堂立、母親李氏,乃世代均務農的困苦人家。當時地方治安不佳,常有盜匪出沒掠奪村莊事件。有感於鄉親生命財產安全,19歲(23年)加入地方保安部隊,參與保鄉衛民重責大任。保安部隊屬山東省保安17團,王伯伯編制於1營3連,擔任行政作業方面工作。 時至21歲(25年)與同鄉女子徐珮鳳女士(民國6年生)結為夫妻,婚後隔年喜獲麟兒取名王華舉。該年(26年)爆發盧溝橋七七事件,引發舉國全面對日抗戰。 地方保安部隊非正規軍擁有裝備,無法遂行正規部隊戰鬥任務,故而留滯家鄉從事敵後游擊戰,達到破壞或牽制敵方之目的。敵後游擊區以山東省
萊陽縣、莒縣、濰坊、臨沂、棗莊等地,作為輾轉從事游擊作戰之區域,採蠶食方式達到擾亂後方目的,東藏西躲晝伏夜出,冒著遭圍剿殲滅危急,在山東省各境內從事游擊戰之任務。 直到民國33年,後勤無援撤至青島,負隅頑抗至34年抗戰勝利為止。過著8年朝不夕保,衣食無著的漫長歲月,非過來之人是難能瞭解其中辛酸苦楚。也就因為有許多像王伯伯具有無私無我之人,方能解救當時國家深陷於危急存亡中。 艱苦8年對日抗戰不因獲得全面勝利而停歇,不久旋即爆發國共內戰。原屬保安部隊整編為32師,參與起弭平內亂之任務,然因國際局勢一再演變不利國家局面,王伯伯所屬部隊先撤至海南島榆林港,再撤至臺灣省基隆港登岸。因國共內戰
隨部隊遷徙,妻兒均留於家鄉,自此單身一人在臺居住至今。 轉進來臺,因任務之需先後2次(45及49年)駐防金門,並分別駐防全臺各地,諸如臺北林口、六張犁、士林官邸、新竹湖口、高雄旗山、臺南虎頭埤、桃園大園等地。 民國53年因病於桃園楊梅,以上士軍階退伍,獲安置於花蓮縣壽豐農場至55年2月。59年期間脫離安置,和18位袍澤或同鄉到花蓮米棧山區墾荒種雜糧,因收益有限60年到梨山幫人種梨及種菜,再於64年5月安置花蓮訓練中心至68年5月,70年9月正式安置花蓮榮家外住榮民。 自政府76年開放大陸探親,王伯伯共回家鄉5次,將個人榮獲獎章及勳章帶回大陸給兒孫們看,而未帶回。6年前其妻亡故
,因個人年紀大體力衰退,已無回大陸探親意願。 王伯伯並無特別忌口什麼都吃,每日下午5點半就寢,夜晚常會醒來,就聽收音機直到有睡意再回床睡。早上5點醒,躺在床上聽收音機及活動身體,直到7點起床盥洗。吃完早餐休息後,做做家事或買菜,並無睡午覺習慣,於屋內走動走動或打開收音機聽聽。直至3點30分送餐便當車到來,吃完後做好個人衛生清理,稍坐片刻即上床就寢,如此方式頤養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