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群於民國9年8月15日出生於四川省合川縣。 26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揭開八年抗戰序幕。為響應蔣總統中正的「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的必勝信念,粉碎日軍「三月亡華」的迷夢,伯伯於26年9月由家鄉四川合川縣步行數天至貴州省遵義市,加入九九師儲備團從軍入伍,參加對日抗戰行列,沒多久就參加了武漢會戰。 武漢會戰一役共進行了四個半月,是抗日戰爭初期中時間最長、規模最龐大和最出名的戰役,戰火在民國27年2月18日於日軍的空襲中展開。當時歐陽伯伯擔任93師錙重營排長,負責全師武器、彈藥及糧食等物資運輸工作。 當時機動車輛非常少,師長都坐轎子,更不要說團長以下幹部,大家都是用走
的。運輸物資都是用人力手推車方式運送,非常辛苦。尤其我方軍力較日方薄弱,每天受敵機及火砲攻擊,人員死傷慘重,只能利用晚上時間活動。每日除被日軍攻擊外,還要擔心漢奸的通風報信,只要一發現我軍行蹤,日軍立刻發射信號彈通知,派遣戰機及火砲攻擊;尤其是日軍戰機,一發現就以機槍或投擲炸彈,往往造成人員、物資損失慘重。 從長江邊至鵝城途中,當天大霧,約一個排的日軍從岸邊登陸至漁村的小棚子,我軍發現後立即開槍射擊。副連長在旁開了好幾槍,當時歐陽伯伯的槍是上膛的,只要開槍應該可打中日軍好幾位,但不知如何就是沒有開槍。日軍利用大霧撤離,事後清點沒有發現屍體,副連長事後責怪為何不開槍?伯伯自己也想不通當時為
何不開槍。 戰爭無情,武漢戰役雙方死傷無數。戰場上生死有命,再大的戰場也有活下來的人;在小戰場上也有人死亡。沒經過真正上過戰場的人,無法體會戰爭的恐怖,人一上戰場甚麼都不知道,腦袋一片空白。尤其跟敵人對峙時,這情形更加嚴重,往往到後來才想起當時真是生死一瞬間,覺得命是撿回來的,也因為這樣,那時打戰的人都不願意提起當時的事情。 歐陽伯伯後來跟部隊撤退來臺,至今單身一人,退伍後定居臺中市東勢區,為人樂善好施,造福鄉里,73年獲選全國好人好事代表。伯伯為就養榮民,每月僅靠就養金1萬餘元為生,生活清淡、省吃儉用,卻捐助20萬資助榮民服務處遺孤認養,並立下遺囑,百年後扣除必要費用,全數捐助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