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十六年春,我服役八十一師擔任少校營指導員,駐在小金門。 某日深夜,部隊調防大、二膽島,一陣緊張忙碌,安頓停當後,翌日我登上一塊大岩石,極目遠眺,只見海天茫茫,大陸黝黝一片,天涯遊子,移戍此疆,悲壯情懷油然而生;但亦有幸,在此地有兩件事,深印我心! 其一,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深夜,一艘快艇靠近大膽島,正副指揮官率重要幹部,前往迎接當時擔任國防部長的俞大維先生。上岸後,即直接陪同來到設在地下室的中山堂。大膽島是岩石地質,官兵駐守在碉堡內,水電是最迫切需要的生活設施,因為原有的發電機年久失修,用水全靠岩層縫隙滲流的積水和雨水。其次是缺乏新鮮蔬菜營養。 那時,我擔任營指導員,每天早
晨一盆水,黃昏一桶水,刷牙、洗臉、擦身、洗腳全靠它!餐餐吃的,都是罐裝肉品、酸菜和脫水菜,膩人的滋味可想而知。那夜,指揮官簡報防務和官兵生活狀況後,便舉行座談。俞前部長,聽的多,說的少,並連夜返航,離開大膽。 三天後,國防部四位上校率同一行人,來設計布置中山堂和勘察水電設施;過五天,就撥來一部發電機,裝置兩天,全島碉堡頓時大放光明。一個月後,再添製造淡水的大機器,據說那是當年臺灣僅有的一部。大家皆知俞大維先生是位彈道學家,常到金馬前線巡視,想不到解決問題的效率,也像彈道發射一樣快。 其二,當時大膽島上情勢緊繃,守軍任務之一是封鎖廈門港。有一晚,觀測站發現有輪船直駛廈門港,請示後即發
砲射擊;隔兩天,又有艘船大白天從廈門港駛出,除以軍砲轟擊,小金門砲兵亦支援射擊。那次共軍砲兵也大規模反擊,硝煙籠罩了大二膽,爆炸聲震耳欲聾。 有一天黃昏,砲戰甫過,我到二膽島上探視兩位受傷戰士,途經心戰廣播站,遇到兩位女軍官站在一旁的壕溝土堆上。我順口問她們怕不怕?她倆異口同聲、充滿自信地笑著說:「你看,我們像怕的樣子嗎?」好一幕大無畏的景象!身處烽火孤島,正所謂「懼者不來,來者不懼」,她們不分晝夜,在無形的心理戰場上,奮鬥不懈,不愧為巾幗不讓鬚眉;有時砲聲與廣播聲齊鳴,好似烽火交響樂。敬佩之餘,曾在新生報發表一首新詩曰:「戰火燒紅了大膽,亦燒火了我們的情感…在煙硝彈雨中,共同豎起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