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水月伯伯民國21年出生於福建金門,今年高齡93歲,育有四子二女,現住金門縣烈嶼林湖村,羅水月伯伯17歲時適逢舉世震驚的八二三砲戰,當時國軍為了島嶼間之運補工作特別成立了水上工作隊,以協助島嶼與島嶼間的運補工作,金門縣榮服處劉信義處長為感念823戰役參戰官兵的犧牲奉獻,由烈嶼責任區輔導員陪同前往烈嶼鄉林湖村關懷訪慰羅水月伯伯,看到伯伯黝黑的膚色,堅毅的眼神,細細訴說過往歲月的種種,感動莫名,尤其看到伯伯身體尚康健,內心著實寬慰不少。
金門水上工作隊成立於民國38年間,當時隊員約有1百多人,共分三個中隊,成員主要是以討海為生的漁民組成,其主要任務是協助國軍進行島對島的物資運補工作,由於島嶼間的碼頭設施簡陋,無法直接進行運補,需由大船載運至附近海域後,再由水上工作隊員以小船搖櫓的方式接近島嶼,靠泊接力搬運物資上岸,工作十分危險,隊員初期均不具備軍人身份,但受轄區部隊管制運用,類似民伕性質。尤其是在兩岸軍事對峙期間至解嚴止,作業時保持秘密及高度警戒,夜間運補還需燈火管制,全程以人力搬運,又要考慮海象及隨時可能落下的砲彈襲擊,羅水月伯伯自述,在823砲戰時有一次參加運補工作,因砲擊曾潛藏於水中達2小時之久,以躲避共軍砲火攻擊,當時月薪只有微薄的21元,仍願冒生命危險執行各離島間的運補任務,奉獻一己之力,顯現出對國家的忠誠與熱愛。
劉信義處長表示,「老兵不死,只是凋零」!金門水上工作隊成員1百多人,現今在金門長居者只剩羅水月伯伯1人,有感隊員們對國家的忠誠付出鮮為人知,在此要感謝當時為保衛台灣安全守護國人的所有曾參與823戰役的參戰官兵前輩們,如果沒有他們的犧牲奉獻及守護,那有今天台灣的富裕及繁榮和我們的富足安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