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中壢市馬祖新村原為老舊眷村,戶數不多,佔地甚廣,三十年前由政府與居民共同營造美輪美奐的眷村公園,而且多次獲選為模範社區,李前總統及外國使節甚至數度前往觀摩,真讓桃園縣民稱羨。眷村改建條例通過後,加上政黨輪替,使得原來的模範社區逐漸式微,村民搬遷了,美景消逝了!!不免令人婉惜與唏噓。 早期眷村的人情味特別濃厚,因為都是隨政府來台的外省軍人,而且各省份都有,有隻身,也有攜眷,管他土話或方言,或者配偶操的是台灣國語,總能聊上幾句,互道關懷之意,而且只要哪一家的嗓門一喊,馬上就知道是誰??要找誰??久而久之,也練就了一身聽音辨識及通風報信的功夫,大夥宛如生命共同體。 眷村格局大多屬於面對面併
排式的瓦房,住戶前後大約是寬約1至1.5公尺長長的巷道,曾經是玩躲貓貓或玩過頭被父母拿藤條追逐的地方。而且每戶圍牆約150至160公分高,然後是空心磚,一叫某位同學在方圓50公尺處各戶都聽得到,所以大都是先探頭往裡瞧瞧看再輕聲叫喊同學名字,感覺好像當賊似的。再者,每家大門都漆成紅色,有時回家不小心還會走錯呢??外頭馬路除了大榕樹襯托外,也有一口井,非得用雙手使勁的上下壓擠才會有水出來喔。 回顧小時候,村子女孩偏愛玩洋娃娃、扮家家酒、拿瓦片跳方格子…男孩喜歡自製竹子空氣槍、橡皮筋筷子槍、紙牌、彈珠….甚至男孩女孩都喜歡的躲避球、捉迷藏…然而身上穿的不是黃卡其制服,就是太子龍牌的校服,腳上穿的則
是中國強球鞋……。每當衣服破損,就必須仰賴媽媽的巧手將破了捨不得丟棄或已經不能再補的衣物,裁剪成四方形或圓形加以補丁,而衣服破損的位置也大多在手肘、膝蓋關節或臀部……。媽媽不是一針一線縫製,就是靠腳踩的縫紉機,有時還靠它賺取蠅頭小利,貼補家用。然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家中大哥哥、大姊姊都穿著新衣服,隔一、二年長大、長高,穿不下就換弟妹們穿……。 曾幾何時,復古風再度燃起,你去瞧瞧現在時下年輕人的褲子都破了好幾處也都不必補丁,因為它代表流行。若在當年衣褲破了不補,肯定比現在的年輕人更酷、更帥、更炫,但是媽媽鐵定拿起藤條追著你打,還罵你敗壞門風,難不成家裡窮到衣褲都沒得補嗎?? 凡居住過眷村的人
,如今這些懷舊情景,歷歷在目,只能從一些隻字片語或圖片中喚回一絲絲的回憶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