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十八年夏,共軍逼近故鄉湖北漢口市,乃奉母命赴廣州投奔姊姊、姊夫避難,隨聯勤武漢被服廠(後更名南海被服廠)南遷廣東佛山。我先在子弟小學教書,數月後毅然在廣州加入青年軍之新六軍;乘艦來臺之後,新六軍改名為第六軍,號稱雄獅部隊,駐在台北市圓山營房。 我在北投第六軍幹訓班學生隊接受嚴格軍事訓練,結訓後奉派軍部服役,再派六十九師二○五團,調往馬祖前線,擔任搜索排排附代理排長,全排弟兄分派各離島蒐集前哨軍情;我自己帶一部手搖式簡單收發報機,駐防高登島,曾遇轟動全臺的「汪喜田抓水鬼」事件。後來奉調東引擔任連絡員,島上駐防的是「反共救國軍」,居民以捕魚為生,沒肉沒菜;閒暇時,我和隊員們大碗酒、大塊
魚交誼,相處融洽。 民國三十九年,在金門九三砲戰時,隨部隊調返金門,師部駐於瓊林,我們團部駐守斗門,擔任預備隊。每當砲彈從頭頂飛過,便憑著經驗決定行止,如是「噓噓噓……」聲,便知是高空掠過;若為「咖咖咖咖……」聲,則砲彈將落附近,必須立刻撲向掩體或舊彈坑伏下,據說從未有砲彈落在炸過的舊彈坑。這段前線經歷,真是緊張刺激! 不久,我因身體不適返臺就醫,到南投陸軍六十二醫院住院檢查,居然開啟了文藝創作之途。 我參加了「軍中文藝函授學校」,學習寫作,每天到南投圖書館遍讀世界名著,並寫寫新詩投稿各報刊。 體檢報告顯示,我身體無重大疾病,即調任陸軍預備第五師十四團通信中心組長,來到
台中烏日成功嶺上,負責訓練預備軍官和新兵任務,後調嘉義大林梅山營房訓練新兵,直到四十九年退伍。 退伍後歷盡了一番艱辛,進入《世界畫刊》,擔任收費員兼校對,每逢發刊必有一、兩天徹夜不眠,次日仍須照常上班。如此這般,逐步升任編輯,乃至主編;大約兩年後,再轉任臺灣省道路交通安全委員會,主編《交通安全》月刊二十五年間,一面寫現代詩投各報刊,並出版詩集;另配合青年反共救國團和青年寫作協會,推行文藝現代化,經常在各大專院校,舉辦詩歌朗誦和文藝學術研討,或辯論會。 主編刊物、寫詩之餘,又參加輔導會「退除役軍人轉任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先後獲得丙等、乙等考試及格,轉任公務員,生活益趨穩定,對新詩創作
和評論,更加努力,相繼出版詩集和評論十餘種;主編詩選集三種;交通叢書、專題研究和論文二十餘種。社團方面,擔任青年寫作協會、新詩學會、文藝協會等全國性社團理事和常務監事數十年;計榮獲中山文藝創作獎、文藝協會文藝獎章、新詩學會師教獎、詩歌藝術學會詩歌藝術獎等重要文藝新詩獎。 今年得以再獲文藝協會「中華民國九十六年榮譽文藝獎章」,追本溯源,都得感謝軍中磨練和「文藝函授學校」各位恩師的教導;而輔導會舉辦退伍特考,鼓勵榮民進修,安定榮民生活,也是助我安心投入文藝的有力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