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三已經過去了,不要再打仗了,和平最重要了。」
1936年出生的湯日東,是苗栗三義客家人,成長在山區、家中又有七個孩子,自幼生活就相當貧苦,小學一年級讀的是日文,至今仍聽得懂一點日本話,尤其二戰時期,被日本統治的臺灣,不但常常遭美軍轟炸,還必須提供戰時補給,湯日東仍記得,所有糧食都被政府控管。
「家裡買米都有一定配給,不是你想買多少就買多少,假如偷放米被日本人抓到就打個半死!還有那個美國軍機,滿天飛啊,我在讀書的時候沒有防空洞,警報一響就躲到山溝跟樹下,我家還被子彈射穿呢!」湯日東回憶
湯日東就讀小二時,臺灣已經光復,為了幫忙家計,他時常帶著弟弟到勝興車站兜售零食,當時苗栗的舊山線鐵路從三義到豐原,勝興車站是海拔最高、也是最繁榮的一站,每逢過年過節,火車裡總是班班客滿。
1956年,政府實施新版兵役法,開始徵集役男入伍,21歲的湯日東隨後也收到兵單入伍,當時兩岸緊張對峙,凡是要去當兵都是家中大事,甚至每一個父母都心驚膽跳。
「家中有當兵的,親戚朋友都會關心一下,送個紅包慰問,到金門要打仗會死人的耶!父母都擔心得要死。」
果不其然,湯日東入伍後半年,隨即移防到金門,八二三砲戰爆發時,他洗澡洗到一半,聽到砲聲還以為是在演習。
「我們住的地方,看到對面的大嶝島,滿天烏雲密布、全是那個砲彈的煙啊,不到兩秒鐘,頭上的砲彈就已經落下來了,跑都來不及,馬上跑到前面50公尺的散兵坑,躲了兩個小時不敢動!」湯日東說
砲如雨下的情景,他至今難忘,在那之後,金門加強防禦工事,他每天蓋碉堡、挖地洞,日子過得相當辛苦,期間有人邀他加入國民黨,他卻誤以為若入黨了,得像反共義士一樣刺滿反共刺青,因而回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