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7年11月,我隨友人至江西上饒投新軍67軍升任准尉特務,便隨部隊由江西上饒出發,一路行經筠門嶺至廣東平遠,再沿韓江前往汕頭待命前往台灣,但過程中因保衛浙江舟山的友軍求增軍力,故中途改行至舟山定海,並於10月中秋節時抵達。
我叫李明珍,民國14年11月10日出生於湖南郴州市,從小在山腳下小寺(庵)讀書,讀了私塾9年,至15歲進小學,惟民國32年時八年抗日戰爭粵漢鐵路全線失陷,導致求學生活中斷,在家隨父工作。
民國35年受國共內戰影響,政府開始徵兵,我在應徵前列時有國防部汽車技術訓練班在郴州招收學兵,我報名參加,在衡陽集中招收約百餘人後隨即出發前往南京,並編入聯勤總部直屬汽車大隊,後續在民國36年秋季受家鄉長者之邀而進入江陰要塞守備大隊擔任上士補給任務。
登步島一戰我雖幸運未受傷,但仍目睹慘烈戰況,當時雙方犧牲眾多,屍首僅能往海裡丟,猶記得第二營營長藍文光的犧牲、第二〇〇團團長顏珍珠也在戰事中受傷,並對當時大家時常唱軍歌提振士氣仍記憶猶新,只希望戰事不再爆發。
後續我在民國39年5月自舟山群島前來台灣,來台前(民國38年元月)職位是一營二連的特務長,來台後改職稱為准尉特務長,後再次改為行政官。
我任特務長職務6年未升調,想考軍校但因無學歷且不會英文而不敢報考,當時軍中政工人員很好,國軍為掃除文盲辦理隨營補習教育,民國39年至43年每年舉辦國軍政治總會試大考,我參加民國43年政治大考,考取國軍政士,因而受到師部長官的重視,將我調師政治部文書官,再至政軍幹部業訓班受訓,改任政戰工作,民國46年升少尉、中尉,再升至上尉,十年期間一直在基層野戰部隊擔任連輔導長工作,很順利滿意,沒有受懲戒,只有嘉獎記功,因積滿三大功以上,受到國防部陸軍總部頒發獎章,民國53年榮獲總統頒授忠勤勳章一枚,當年因部隊精簡無法升少校,卻由師部連上尉輔導長調營輔導長,借調在師政戰部工作,駐外島管過電影院、在
民國57年政府為安置待退軍官辦理乙等特種考試,我因有4年上尉政戰學校高級班證書,可參加薦任級中等考試,錄取一般行政。民國59年台灣省府因擴編基層單位,安全工作人員經甄選培訓後被選派公路局安全室(現政風室)課員,而結束軍旅工作,後轉業為公務職員,3年外調運輸處充任主管,後機關改制為台灣汽車客運公司,因家居板橋,便由宜蘭調回台北總公司充當課長,至80年屆齡退休。
家庭方面,我在民國50年結婚,曾獲配台南精忠二村眷舍一戶,轉業後工作在台北而舉家搬至板橋租屋安置,原有台南眷舍因好友與妻妹結婚而轉讓,便一直居住在外。
我在婚後育有三男一女,長子先進中正預校再轉官校,而其餘二子一女因進不了大學而提早就業,減輕我教育負擔,家庭生活還算安穩度過,兒女及孫輩等均大專畢業就業中。
在信仰上,我老家離城市極遠,二十年代遍地農村,還沒有鐵公路,小時候在小寺(庵)讀書,大殿上佛像很多,影響我很深。老年住進榮家內有一佛堂,佛書很多,常看佛教電視台節目,聽淨空老和尚講經最多,非常敬仰他,六年前開始唸佛修淨土宗,很想去拜訪,可惜受疫情所限而不得一見,他卻圓寂了,至今沒再拜訪他師,每日念佛近三萬句,念佛即是念心,我得道四句話,念佛「若能都攝六根,堅持淨念相繼,守住一心不亂,功夫成片近矣。」難吧!不多言,信念卻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