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種植蔬菜還是要靠老天爺,天不下雨就長不好。松崗那邊好的地方是,每天兩點就會自動起霧,不需要灌水,氣候較涼爽,他們那邊種植蔬菜要90天才能收成,我們這邊大概要63年。種出來的菜都是平地的菜商來此收購,以「包青」的方式進行交易,我們種植、他們來採收。在山上種菜只有遇到颱風、水災的時候,價格才會比較好。每戶家庭約3月中旬下田種植,6月初的時候就可以收成。到了價格好的時候就都已沒有菜了。拖到 9月份才收成的菜,如果有遇到颱風,平地的菜都會泡水,這時我們這邊的菜價格就會比較好。楊場長從這裡退休後,就離開場部到輔導會當科長,因壽亭新村地勢較低,水源較缺乏,造成農作物生長較不
容易。所以他率先考慮此地義民的生活,從民國63年的時候,在邊的丙地可換至蘋果園,因蘋果園那邊氣候較好,農作物生長較容易。蘋果園開墾完畢後,大家就紛紛種植蘋果,後因受進口蘋果的影響,以及本身種植的蘋果品種也不好,所以最後無法與進口的蘋果相競爭,且又無經濟價值。所以最後將蘋果樹砍除,改種蔬菜,經濟價值較高家家戶戶的生活有明顯的改善。 以前都是燒木材來自己煮飯,那時候因為在整地所以沒有路。要兩個人到松林口那裡去抬米進來。松崗比壽亭要早完成蓋建,松崗那邊是兩排房子;而我們壽亭這邊是四排房子。路開好以後,居民吃的米糧就用車子直接運送進來,最初的頭3年開墾時,輔導會有補給米,但3年以後就要自己買
。小朋友讀書要到霧社那邊,那時只有霧社有國民學校,有一段時間上學的人數很少,只有 8個小朋友。學生上課都是搭公車去的,由松崗那裡開車,當時對外的交通有的只是公車,以前公車一天有 9班車,現在已經改變了。以前剛到農場地最初都沒有路,是由我們自己所開闢出來的,以前這裡沒有農道,是向鄉公所申請來鋪設水泥路,每年申請一次,一年會補助10萬至15萬不等的工程費用。但不是每年都有,而是採取今年這個村,明年就會換成另一個村。 到清境時是信天主教,最初生活不好就信天主教,因為有麵粉等日常生活補給品可以拿,但是後來就沒有。那時候也有基督教,不過只有幾家而已。現在幾乎是道教,就是祭拜祖先先人,來這邊沒有什麼
樣的宗教或信仰上的禁忌,只要不違反規定就可以。後來因為家家戶戶人口增加,原先有小孩的,小孩也逐漸長大。民國60年的時候,由農場代委大家向輔導會提出申請,最後通過以「三對等方式」來進行房子地改建。完工後,由我們壽亭這邊的22戶,搬遷到新完工的定遠新村那邊去。輔導會補助一份、向銀行貸款一份、自籌一份。改建的時候就在外面搭帳棚,那是後龍那邊的師傅過來蓋的,是一排一排接續改建,這一排改建好了之後,再換下一排,輪流在外面搭帳棚。改建工程全部完工後,從壽亭這邊的原住戶就分一半到定遠那邊,兩戶搬到松崗去。定遠那邊先蓋好的22戶,先容納從我們壽亭搬遷過去的,接著壽亭才開始改建。當初剛到壽亭時,房屋分配是用抽籤
的,由壽亭搬遷到定遠也是用抽籤來定。新完工後的定遠有兩排,第一排有11個家戶,第二來也有12戶,每排左右各有 6間,中間有往上的樓梯,有一間是龍潭那邊的戶籍所搬遷過來與我同樣姓蒙,叫蒙思堂,本來是他兒子先要回來,媽媽在後面,結果是他媽媽在龍潭蓋房子。第一排有11間,第二排12間,因為多了姓蒙的那一戶。開墾的過程也挺危險的,就是大家互相幫忙,有錢的時候,就去春陽那邊,請原住民下山來做事,每人一天工資20多塊錢,挖石頭、再墊高,前後搞了二、三十年才有今日的規模。現在所看到的,不是一兩年就可以搞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