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榮民不遺餘力 服務照顧榮民是政府賦予輔導會的任務。為了讓許多政策有宣導管道及溝通平臺,同時也能照顧到榮民榮眷,高先生在楊主任委員的指示下,運用國防部漢聲電台開設長青樹節目,扮演輔導會與榮民互動的橋樑,並深獲好評!此外,還在榮光周刊開闢專欄刊登國內企業求才資訊,協助榮民謀職改善生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楊主任委員的指導下,運籌立委提案修正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68條,成為「榮民榮眷基金會」設立的法源,高先生還擔任第一任董事長,運用82年9月17日以前在臺「現役軍人或退除役官兵死亡未於有效期限內繼承之遺產」捐助設置基金會,運用孳息辦理清寒榮民子女
獎助學金、榮民(眷)重大災害救助及其他有關榮民(眷)福利服務事項之用,此種作為,相信已獲得榮民弟兄的感念。 最令人難忘的是民國88年,發生了一件舉國震驚的大災難,那便是九二一大地震。當時行政院立即成立救難小組,並在臺中設立辦公室,開始分工協助災區整建工作,本會由高先生率領的救災小組則被分配到受創極為嚴重的埔里災區。當時整個災區的狀況簡直是慘不忍睹,倒塌的埔里榮院無法進行醫療工作,於是緊急在臺中成立醫療站,提供完善的醫療服務,高先生還記得輔導會在第二天就迅速進入災區展開救援,悲慘的景況至今想起仍令人不禁鼻酸。那時候的救災工作,不只輔導會,連市政府、市公所、學校都納入編制,國軍第10軍團也全力支
援,唯一目標便是儘速救災。災區內,大家一起住在帳篷裡,臨時搭蓋衛浴設備解決洗澡與如廁問題;食物則靠眾多慈善單位捐贈的物資,榮民榮眷基金會也發揮了極大的功能,就以此克難方式,順利完成救災相關工作。高先生還記得在離開埔里鎮時,當地居民歡送並贈予埔里榮譽市民之銜,讓他深受感動。 擔任立法委員 持續為國家奉獻 面對角色的轉換,高先生總是提醒自己在人生的舞台上「演什麼就要像什麼!」,而最重要的工作信念,就是全心全意服務榮民(眷)。也因此,當高先生從行政性的幕僚工作轉而至立法院擔任立委,從事為民喉舌工作時,給自己的任務便是盡全力為榮民爭取應有的權益。高先生記得在立法委員任內,適逢輔導會計劃
調高榮民就養津貼,很慶幸當時的身分是國防委員會委員,與立法院內各黨團關係都不錯,因而有較大的協商空間,原本一切事物都進行的十分順利,未料到二讀時卻起了變化,大家意見紛歧,形成支持與反對兩大派;所幸高先生適時表現溝通長才,向黨團提出詳細地說明報告,才能夠驚險地動員通過!另有1次,任職法制委員會時,有關行政院組織改造,行政院當時提出輔導會組織變革問題,傾向刪除「輔導」二字。但高先生認為退伍軍人事務部比較像是空殼,應該繼續保留「輔導」二字,因而在當時聯合其他立委杯葛此案,讓案子沒有通過。由此可見,即使是轉換角色擔任立委,高先生依舊秉持著飲水思源及愛護袍澤,將心比心的處世態度,值得我們後來者效法。
輔導會工作心得分享 任職輔導會後期,高先生升任副主任委員。比起擔任秘書長職位時所需承受的工作壓力,明顯減少,心境舒緩不少。多年下來,輔導會留給高先生的感覺始終如一,「親切、溫馨、生活化」,四海一家的袍澤情誼,讓高先生深覺在輔導會內不只是在從事一份工作,更是成就一份偉大的心願。尤其大家同為退伍軍人,感受更是深刻。即使已經離開輔導會,高先生仍期望輔導會能夠永續經營,持續保持團隊精神,為榮民榮眷服務,要讓榮民愈發感受到輔導會的親切照顧,輔導會才有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