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話中跟張程老師聯絡時,我就悄悄地喜歡上這位84歲的老先生,因為在電話中,老師總是以爽朗的口吻跟笑聲,表達他對我們的歡迎之意,讓我稍微放鬆了一下緊繃的神經。一到埔里老師的家中,果然老師便以最親切的笑容迎接我們,並且告訴我們保持年輕的秘訣就是吃飯時喝杯金門高粱酒配點辣椒,再加上浸淫在書畫世界中,要不年輕也難。
張程老師由於家學淵源,祖父為清朝貢生,父親為小學教師,習於各式書法文體,從小便要求張程老師必須熟讀四書五經,並且訓練其熟稔不同文體及各家書法字體。17歲時,為了進入陸軍官校就讀,不惜改名瞞騙家人。
當時陸軍官校治學以嚴謹出名,不時打罵學生,但老師都不以為苦,一心只想報效國家。後被孫立人將軍派往東北對抗林彪率領的共軍,依恃著北京城與共軍展開防衛戰,老師回憶當時打戰沒水沒電,非常辛苦。後來老師帶領一些部屬來到臺灣,在蔣緯國將軍麾下做事,但由於軍人待遇差,令老師興起退伍轉入教育界的念頭。
從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專修科畢業後,由於善寫書法,被埔里高中校長網羅到埔里高中教書,便是數10年。期間老師仍不間斷地寫書法以及教授書法,並且自創風格,老師反覆地告訴我們,寫出來的字就像人在紙上跳舞一樣,要有動感,要有生命力。
好看的字型是上短下長,左瘦右肥,老師並自豪地說,他教學重的是培養學生對字的感覺,要有自己的字相,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們臨摹字帖,許多受教於他的學生,學習兩個月後便能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獲獎,真是不可思議。
環顧老師掛在工作室四周的捲軸,上面的字果真充滿力道,每個躍於紙上的字都有自己的生命力,無怪乎老師獲得的書法獎項不計其數。令老師印象最深刻的是中日韓三國一起頒發的書法獎章,代表受到三國書法界的認同。
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在921災後,老師也寫了「精誠」及「達觀」兩幅字捐出義賣,後由副總統呂秀蓮及當時的台北縣縣長蘇貞昌共同以100萬元買下,幫助災區重建。
臨走前,張程老師仍頻頻地叮囑我們日後若經過埔里時,記得要踅到他家跟老師喝杯高粱酒聊聊天。熱情開朗,和藹真誠,就是我對文化界難得的瑰寶-張程老師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