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雲南先生膚色黝黑,拿著一把扇子,一問之下是伯伯之前到大陸遊玩時所購買的,原來王雲南先生退休後開始遊走世界各地,到過許多國家。他甚至說現在已將遊玩重心擺在中國大陸,因為他已經找不出哪個國家他尚未去過,是個世界走透透,遊歷經驗非常豐富的伯伯。 王雲南先生出生於江蘇,由於家境清寒且父母早死,孤孑一身的他便隻身前往上海工作,他回憶起當時的上海被劃分為英租界及法租界,充斥著外國人,好不熱鬧;之後日本入侵,王雲南先生便加入軍隊第339師,38年時搭乘鼎新輪來臺,並且開始接受操練,伯伯回憶到當時最不能忍受的是一天只吃兩餐,卻要不停地行軍,十分地累人。 之後被派到金門參與防禦
工事營建的基礎建設,伯伯說剛到金門時,島上一望無際,什麼都沒有,現今島上的碉堡是他們慢慢造出來的,樹木也是他們所栽種的。而為防止共軍躲藏於軍中,上級下令留守在金門的軍人,都必須在手臂上刺上「效忠領袖」、「反共抗俄」等字樣,如今效忠領袖的刺青仍歪斜地留在伯伯手上,不過伯伯並不在意,就好像它一開始就已經存在一樣的自然,伯伯說即便去大陸,這刺青也不會有所妨礙。 從金門回臺後,王雲南先生進入灘頭指揮部工作,後轉經理職,在焚化廠裡工作。伯伯回憶起焚化廠的工作仍面露厭惡的神情,雖然工作輕鬆,但面對屍體及屍臭仍是令人難受。63年退伍後王雲南先生到月眉糖廠所屬的農場種植甘蔗,平時大家一起唱歌農忙也不覺得苦,
之後因關節痛而離開並改在家中做網球拍穿線的代工。 令人感動的是,王雲南先生後來將其后里的住家賣掉住進彰化榮家,將賣屋後的款項作定存,等到存到100萬時便全數捐給慈濟功德會運用。伯伯說他老了,日常生活所需的花費不多,他看慈濟的大愛台時發現有許多人需要幫忙,因此將存款全數捐出。目前他在榮家的生活相當愉快,每年都會安排幾次出國遊玩,也不需要太多的錢,倒不如捐給有需要的人去運用,不論王雲南先生是否曾因孤家寡人而深感寂寞,但他確實是個懂得如何愛自己又懂得將愛散播出去的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