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朗笑聲,在劉道民先生的訪談中不時出現。出生於四川宜賓,家中四代武將。曾祖父、祖父、父親、及劉先生都是武將,父親是黃埔三期將軍。幼時家庭環境不錯,當時對日抗戰,報國意識高漲,因此報考空軍幼校。因為舅舅擔任飛官殉職,母親一度非常反對劉伯伯入空軍幼校。當時想進幼校是相當困難的,競爭者眾,素質很高,因為幼校當時的課程、師資、設備皆為一時之選。然而,劉伯伯還是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民國38年隨幼校遷臺,後在岡山空軍軍官學校接受飛行訓練。 18歲開始飛行
,最早飛轟炸機,機種包括B24、B25,有四個發動機,後因美方不賣此機型。接著改飛空運機,C46、AT11、119、130等。飛行至上校為止,少將後不再飛行。飛行總時數達一萬多小時,歷時24年。 金廈砲戰時進行投彈任務,在沿海地區進行干擾性投彈。海上偵測及空中運補任務。金門砲戰及大陳撤退時進行運補任務及海上偵測任務。空投任務不分時間,一天平均飛兩趟進行任務。當時共軍空軍不強,但對空砲彈仍對飛行安全造成威脅。當時臺灣還有一百五十多架C46,實力堅強。劉先生說對於國家所交付的責任,必定盡全力完成。 飛行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清邁撤退任務。將國民政府軍從大陸逃到泰國的部隊運回臺灣。航程有高度危險
,因清邁機場在山窩中,航程十四個鐘頭不落地,飛機油箱不夠,要裝長途油箱飛過去。這是空軍一重大事件,美國都認為不可能。當時沒有導航系統,只憑幾個點飛行,非常艱難。成功達成任務後,美方非常誇獎我國的飛行員實力。完成此任務,劉先生感到非常高興與榮耀。 民國77年,劉先生空軍少將退伍。退休後,喜愛遊山玩水,每每鼓勵妻子將經營的便當店結束。開朗、活潑,慾望不高是其自豪的地方,將工作位置留給年輕人。回憶起父親被共黨歸為黑五類、造反者而遭槍斃,兄弟離散,臉上還是掛著無奈的淺笑。劉先生笑看人世,隨著開朗笑聲,時代造成的無奈似乎也變得沒有那麼沉重。一雙兒女皆栽培至海外深造,目前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美滿,是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