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榮民文化網

四海一家
四海一家
城邦共榮,援外經建無國界

四海一家

城邦共榮,援外經建無國界
:::
:::

清泉崗機場落成啟用

作者:民視新聞網-台灣筆記
清泉崗退役空軍/高振常先生:「在空軍裡,差不多每個禮拜天,一定會有比如說跳舞啊,打賓果啊,連眷屬都去娛樂一下。」 高振常,20年前自空軍退役,清泉崗基地活潑的空軍生活,使他印象深刻。特別是早期美國大兵所帶來的美式作風。更是異於以往部隊裡,節制拘謹的軍人作息。 清泉崗基地是1959年,在美援的經費下,興建而成的空軍基地。前後耗時二十七個月完工,花費了當時美金五千萬,面積足足有松山機場的四倍多,主跑道長達一萬兩千呎。設備規模之大,在當時已是遠東最大的機場,更是美軍在亞洲最主要的軍事基地之一。 空軍退役/高振常先生 :「這個飛機場大,確實大。」 在當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之下,戰略地位更是不容忽視,他
連結了日本琉球機場與菲律賓的克拉克基地,在台灣海峽確實的圍堵了對岸的共產極權,包括了越共,中共,北韓與蘇聯。 台灣時報總主筆/蘇進強 :「除了台海防衛作戰之外,當然美國在遠東地區的整個後勤、補給、支援、飛機的轉場,清泉崗基地都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於是隨之而來的是新式的武器,新的戰術,以及美式的部隊管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F104戰鬥機,在那個年代台灣的空防也因此居於全球尖端。 除了軍事之外,在機場的外圍,美軍文化也帶來不小的改變,酒吧、舞廳、美軍眷村處處可見,當然更有不少的中美混血兒。   1979年中美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