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榮民文化網

四海一家
四海一家
城邦共榮,援外經建無國界
海外聯誼

民國68年中美斷交後,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進入黑暗期,與世界各國之關係有了改變,在「莊敬自強、處變不驚」口號下,「務實外交」之提倡使得退輔會也擔負起外交責任,積極配合發揮國家整體外交功能,交換輔導服務工作經驗,近50年來始終與世界各友好國家退伍軍人組織保持密切聯繫,經過數年的努力,退輔會與美國,比利時,法國,荷蘭,南非,澳洲,紐西蘭, 瑞典和丹麥等9國10個退伍軍人組織結盟為兄弟會。各退伍軍人組織間相互訪問,就服務退伍軍人事務上交換意見,發展實質外交。此外,也與全球74個國家的95個退伍軍人組織建立情誼,互有聯繫。被邀請訪問中華民國的退伍軍人領袖超過8000人次

四海一家

城邦共榮,援外經建無國界
:::
:::

印度國軍公墓

作者:蔡文祥轉載自中央社
在印度東部加爾克漢德省境內,有一處神秘的中國軍隊公墓,長眠著近千名抗戰官兵。據“中央社”報道,這座位於加爾克漢德省首府蘭齊近郊的蘭伽公墓,原名“印度蘭伽中國抗日遠征軍烈士公墓”,是在上世紀80年代由當地華僑募款修建。歷經一年時間,將原本堙滅在荒草荊棘中,碑殘塋頹的中國軍人墳墓集中遷葬一處,修建成一座莊嚴肅穆而環境清幽的公墓。占地約600平方米的公墓園區,包括有墓碑及無名墳墓共200余座,安葬者軍階最高為少將,最低為上等兵。有關人士表示,蘭伽公墓由來至今僅少數老華僑知情,由於亡者多為孤軍,在印度無任何家眷,加爾各答地區不存在任何中國軍人遺孤,且時隔數十年,當年未亡老兵不是轉赴印度其它地方,就是返
回中國大陸或台灣,難以查訪。為協同英軍抵抗日軍及保障後勤補給通路順暢,中國在二次大戰期間組成遠征軍,前往緬甸作戰。後來遠征軍新38師師長孫立人撤至印度蘭伽,整訓新軍,奠下反攻緬北基礎。 1942年4月孫立人將軍率新38師於抵達緬甸,參加曼德勒會戰。4月17日,西線英軍步兵第一師及裝甲第7旅被日軍包圍於仁安羌,糧盡彈缺,水源斷絕,陷於絕境。孫立人奉命率部隊星夜馳援,解除了7000英軍之圍,並救出被日軍俘虜的英軍官兵、傳教士和新聞記者五百余人,史稱“仁安羌大捷”。仁安羌一役是中國遠征軍入緬後第一個勝仗,孫立人以不滿一千的兵力,擊退數倍於己的敵人,救出近十倍於己的友軍,轟動全球。美國總統羅斯福授予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