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史無前例之任務編組: 韓戰係於1950年6月25日爆發﹐北韓金日成擬仿傚中共併吞整個朝鮮半島﹐美國見勢不佳乃出兵助韓止戰.斯時毛澤東正巧因為大批投降的國軍無法處理而傷神﹐趁機發起〝抗美援朝〞將這批人送上前?.由於聯軍的〝火海戰術〞消耗了不少共軍的〝人海戰術〞.時美國杜魯門總統不想助蔣介石老總統反攻大陸把戰爭擴大﹐也不擬應聯軍統帥麥克阿瑟之請﹐〝打過鴨綠江〞而慘遭撤換﹐韓戰全局呈膠著狀態經雙方協議乃於1954年初有換浮之?。 徇致聯合國之請﹐經老總統批准﹐乃責令國防部成立臨時性任務編組: 政府代表:空軍賴名湯將軍 任務編組領隊:國軍政治幹部學校王昇將軍 隊員:陸軍
代表 10人 空軍代表 10人 海軍代表 10人;派令最後一批留英海軍歸國學員:唐塋南﹑ 湯寅山﹑胡壽宣﹑程德家﹑王季文﹑姚慶章﹑馬滌宇以及亦 是留英海軍軍官姚道義﹐高公魯以及羅和平等10員應命。 二. 難忘的一天﹐首屆123自由日 1954年1月19日40多人的任務編組成員經在國軍政治幹部學校短期任務提示講習後於當日在台北松山機場搭機逕飛韓國漢城之金浦機場﹐再轉乘接機專車?赴仁川港聯軍總部報到.次日(即1月22日)曾與對口之聯軍代表美軍軍官至現場之簽收帳篷實地演練一番。 正式作業日的(D- Day)義士係從板門店出發﹐他們必須先進入第一個帳篷﹐那
帳篷有兩個出口﹐一個指向〝台灣(TAIWAN)〞一個指向〝大陸中國(CHINA)〞義士可自由任擇其一無人干預﹐而後進人第二﹑第三個帳篷的〝消毒﹑洗滌﹑換裝和進餐等程序〞凡決定選擇去台灣的戰俘須列隊循序進入編號從1到10的帳篷﹐而每一帳篷中均配派有一位負責點交的聯軍軍官代表和一位代表台灣負責簽收的海軍軍官(當時所有台灣代表﹐一律換穿陸軍軍官服裝)他們從聯軍代表手中接過名冊按中文點名並核對人數正確後簽收完成作業.全數義士14,715人中除了有傷病的96人由唐塋南與高公魯兩位同學與醫務人員護送同日搭機先行赴台﹐其餘14
, 619位義士全部搭乘美海軍派遣之大型登陸艦L S T亦於同日?航赴台﹐並於1月27日安抵台灣基隆港。 三. 聯軍軍官口中描述之韓戰的〝火海〞與〝人海〞戰術 與筆者同一簽收帳篷中的聯軍代表名叫〝瓊斯 Jones〞他是一位從行伍出身且身經百戰的陸戰隊少尉排長﹐在空檔間與筆者交談甚歡.在韓戰中聯軍(多係美軍)實際上係以武器的〝火力〞優勢﹐壓制共軍的〝人海〞戰術.譬如美軍擬攻下一座山頭必先派空軍投彈轟炸和機槍掃射﹐再由砲兵將整個山頭轟炸成像一個光禿禿的和尚頭﹐每片土地幾經翻過二三次﹐皆已寸草不生更無生命跡像﹐因此與義士談到此種戰況時皆不寒而慄多是未見敵?已命喪九泉﹐因此共軍傷亡慘重。
在城堡攻略戰時﹑共軍必採取〝人海戰術〞他們先以婦幼﹑老殘打頭陣﹑幾個人頂著一張方桌﹑四周圍以厚被或毯子﹑在一面大紅旗的前導下﹑旗到哪裏不顧敵人的彈如雨下必須跟進﹐否則共軍的機槍在後侍候亦將必死無?﹐瓊斯說我們美軍鋻於人道考量實不忍心開槍﹐但礙於敵死我活的立場我們無所選擇。共軍的戰術是婦孺打頭陣其次是民兵或投共的國民黨殘軍﹐最後才是共軍自己的正規部隊。幸而後來聯軍改弦易策在台灣招收一大批能中英文的青年幹部﹐經過訓練派在前?喊話招降﹐以中文高喊保証不殺的允諾下﹐引來成千上萬的前國軍官兵棄械投降﹐這就是為什?首屆一二三自由日有一萬四千多位義士毅然回歸祖國重獲自由的實績。 四. 義士們在板門店一
號帳篷中的選擇﹐令筆者感慨萬千 那是1950的1月9日我們一行22位在英國受訓將近四年的海軍術科課程﹐加上三個月的航空母艦實習﹐抵香港後即將完成。晨8點起工時艦長召集訓話:“各位:今晨我艦已安抵香港﹐你們受訓課程也全部結束.而我大英帝國君王已於1月6日正式詔告天下﹐本國政府已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但各位係皆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46年派赴英國學習海軍﹐本官不擬強加壓力﹐擬予汝等一個自由選擇的機會﹐去台灣抑或去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陸﹐可自由任擇其一但不可停留香港﹐給你們5分鐘時間的考慮﹑凡決定去台灣的請站在我右手邊﹑大陸的則站左手邊.”結果有10人選擇台灣﹑12人回大陸
。 1979年大陸開放﹑筆者以美國公民身份返回中國省親﹑順道探訪舊日留英同學﹑惜僅晤面三人﹑其中一位在1978年曾與英國女孩瑪格麗特(Margaret)成婚﹑在紅衛兵時代﹑他被抓了起來﹑問他〝你在英國讀書四年﹑和英國女孩結婚﹑又再回來中國﹑你必是英國間諜無疑﹑你快從實招來﹑你的上級是誰﹑?誰指令﹑結果被打得皮破血流﹑下放農村勞改8年﹑慘哉〞其他同學的下?當亦可以想見。還有在板門店選擇回中國的戰俘們聽?多已被槍斃或打入黑牢﹑慘不堪言。 回顧在台的10位同學﹑兩位因病亡故﹑三位移民美國﹑一位移民巴西﹑一位官拜海軍上將﹑成?潛艇專家﹑一位轉入外交界﹑兩位成?工程師﹑均皆事業有成﹑兒孫滿堂安享
天年﹑兩地相較似有天壤之別。 五. 台灣義士(榮民)之家環境優美﹑生活舒適﹑且有護理與醫生照料 2011年7月3日因護送孫女惠蘭進入淡江大學夏令營學習中文﹐得便蒙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其處宋海笙處長專程送至臺北三峽鎮白雞路127號之榮民之家﹐會見當年在仁川義士營曾晤見過的老友﹑在秦金玲主任悉心照料下﹑歡渡稱心如意的老人退休生活﹑至感欣慰.尤能過目當年義士來台之珍貴史料與照片﹑或許拙文所報導在仁川港及航行中的實況以及所拍攝的照片有助于拼湊成一份更完整之〝義士奔自由〞的故事.乃所企盼。 六. 結尾 筆者曾於1998年7月在第73卷的〝傳記文學〞雜誌發表過一份題?〝決定命運的五
分鐘〞的文章﹑在結尾處筆者這樣寫著﹑一念之差境況各異﹑即非誰之過﹑而又孰能預料?此時耶!命耶!運耶!唯有仰天長嘆﹑夫復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