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台地在清代時,多以興建埤塘供應灌溉所需用水,因為缺乏穩定水源,農業收成不佳。直至民國53年石門水庫完工後,攔截大漢溪蓄水而成,藉由水源調節,旱地變水田,具體改善農民生產條件,亦加速國家經濟建設與發展。
石門水庫為國家近代經濟發展重要水利工程之一,當時東亞的第一大壩。45年7月規劃興建,53年6月完工,投入7千餘人參與,建設經費約達新臺幣32億元。水庫採土石堤岸型壩體,為具有灌溉、發電、防洪、給水、觀光、休憩等多功能的水利工程。
在那物資匱乏、百業待興的年代,國內缺乏建壩的相關技術與資金,需仰賴美援與美國技術顧問協助,但整個
工程的進行,還是需要本國技術人員的投入,因此錄用了大量榮民,在施以新型機械的專業操作訓練後投入施工,成為建設石門水庫的工程主力,之後國家經濟建設工作推展的重要成員。
具有工兵、裝甲兵、駕駛與後勤等軍事背景的榮民,運用部隊經驗,如兵工、爆破、機械、繪圖等技能,不分晝夜、晴雨,在叢山、懸崖與隧道中冒險施工,期間34人因公殉職,2千餘人次受傷,歷時8年建設完成。
今日石門水庫巍然屹立,澤被大臺北及桃園地區,前輩們當年無懼颱風洪水,堅守崗位,為國犧牲奉獻的精神,殊值後人緬懷,永遠鐫刻在國人的心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