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這將有部份功能無法使用,建議重新選擇支援的瀏覽器以利我們能提供更舒適的閱讀效果。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主選單
全文檢索
若您無法搜尋時,可直接點選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site:lov.vac.gov.tw
經國先生
保國衛民
參與經建
深耕社稷
榮民才藝
融洽生活
老兵憶往
圖說舊事
口述歷史
閱讀眷村
榮民文物
虛擬導覽
四海一家
退除給付
職涯轉換
關於本站
網站導覽
經國先生
追憶
榮工
農場
醫療
就養
保國衛民
北伐
抗戰
戡亂
保衛臺灣
影音專區
國軍英雄
韓戰反共義士
參與經建
會屬工廠
開闢農林
建設家園
影音專區
建設尖兵
榮民公司文化性資產
深耕社稷
傑出女性榮民
人瑞翦影
活動誌慶
服務鄉里
各界精英
善行義舉
影音專區
榮民才藝
文學
美食
民藝
音樂
藝術
影音專區
融洽生活
榮欣志工
榮民義行
杏林春暖
幸福家庭
文化交流
精選文章
影音專區
老兵憶往
對日抗戰
戡亂
保衛臺灣
參與建設
豐富文化
影音專區
其他
搜尋
圖說舊事
典藏回憶
保國衛民
參與經建
融洽族群
深耕社會
經國先生
輔導會會歌
國建殉職英雄及外國軍人在台殉職紀念碑
搜尋
口述歷史
從軍背景
戰爭回憶
參與經建
退休生活
古寧頭戰役
輔導會故事-典範人物專訪
輔導會故事-歷任主委專訪
口述人
閱讀眷村
竹籬笆的故事
名人話家常
眷村歷史
榮民文物
紀念史蹟建築
辦公文物
懷舊照片
獎狀勳章
軍事用品
生活用品
其他
虛擬導覽
線上環景
文物數位重現
四海一家
海外聯誼
海外經建
退除給付
歷史沿革
承接創新
重要紀實
職涯轉換
單位演驛
工作回顧
職訓典範
關於本站
緣起
願景
芬芳錄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參與經建
鑿穿一片天地
鑿穿一片天地
榮民是國家發展的動力 在臺灣的土地上,參與國家各項建設 榮民弟兄蓽路藍褸,一步一腳印 為建設美麗家園而謹守崗位...
參與經建
鑿穿一片天地
:::
會屬工廠
開闢農林
建設家園
影音專區
建設尖兵
榮民公司文化性資產
開闢農林
會屬工廠
開闢農林
建設家園
影音專區
建設尖兵
榮民公司文化性資產
:::
網站導覽
交流園地
關於本站
輔導會
首頁
>
參與經建
>
開闢農林
:::
憶。時光。闢荒拓墾-清境農場飲水思源
撰稿人/資料來源:黃嘉興輔導員
2023/09/01
*若您的瀏覽器無法支援本網站部份功能,建議利用以下方式顯示:
1.變更瀏覽的字級大小:若您的瀏覽器無法支援,建議您可以使用瀏覽器上方的工具列【檢視】→【字型】來調整字級大小。
2.友善列印:建議您可以使用快速鍵【Ctrl + P】或瀏覽器上方的工具列【檔案】→【列印】來列印所需的畫面。
3.分享至臉書(facebook)可連結至
點我分享
4.分享至Line可連結至
點我分享
特色
建場初期,農場首先面臨嚴峻的用水問題。汗涔涔的榮義民肩頭扛著扁擔,挑著打滿泉水的水桶,小心翼翼的走過起起伏伏的田壟。位於高山上的清境,陡峭的地勢較難留下雨季雨水,引水工作也困難重重。榮義民們若要取水,得要跋涉至遠方的儲水池,才能栽培農作、養育禽畜,或是供日常生活所使用。在場員與榮義民的共同努力下,基礎水利灌溉設施在民國52年完工,總共裝設引用管線8,000多公尺、儲水池70多座。然而,儲水量與農場所需的用水量仍然相去甚遠。榮義民們望著枯萎的農作、深切感受到無水之苦,勢必需尋找更多可用水源,開發更具規模、儲量更多的水利工程設施。 探勘水源的路途可謂痛苦艱辛,時任場員陳堯階組長在當地村民的帶路下,徒步上陡坡、下溪谷,翻過山嶺、沿著斷崖峭壁前行,常常得露宿野外,走上好幾天。
武嶺水庫興建計畫
民國56年,探勘人員在昆陽與武嶺間發現一處豐沛的水源,喜而提出「武嶺水庫興建計畫」。由實地測量結果進行推估,一旦武嶺水庫落成,全場區艱鉅的用水問題便能迎刃而解。然而,天不從人願,興建水庫所需要的資金與人力需求龐大,經費籌措困難,工程窒礙難行、不斷延宕。 2年後,計畫宣布變更,打消原先壯闊的水庫工程,改以蓄水池設計工程所取代。蓄水池能儲存的水量仍遠遠不及場內所需,然而,藉由興建武嶺水庫解決用水問題的夢想,已化作繚繞山林間的霧靄,隨著日光顯現,逐漸煙消雲散。
慈翁溪水利工程
嚴峻的用水問題仍未獲得改善,陳堯階組長與水利局、農復會水利組人員繼續走入山林,針對清境當地進行全面性的水源勘查。民國60年,終於在合歡山主峰下西南側的瑞岩溪上游溪谷發現豐沛的水源,並立即著手規劃「慈翁溪水利工程計畫」。 慈翁溪的引水路途遙遠,沿著山壁挖掘工程難度非常高,歷經近6年努力,工程才宣告完工;然而試驗放水後仍無法通水,原來是部分管路因耐壓不足造成破裂、無法通水。之後數年,工程團隊一直處在不斷勘查、試驗等嘗試,卻始終無法全線貫通,場員望著水源地汩汩泉水,卻無法引接利用,不免仰天興嘆。直至民國70年,工程改由榮工處承包重新施工,終於在隔年6月完成通水。歷經11年、花費新臺幣約1億元的建設經費,才完成這套當時全臺首創的給水系統。慈翁溪水利設施減緩了榮義民與場員們用水的煩惱,也奠定清境長遠發展的重要基礎。
清境思源池
為紀念當年慈翁溪水利工程建設的艱辛,民國71年,奉時任輔導會主任委員鄭為元指示,以「飲水思源」的美意,將管道終點的大蓄水池命名為「思源池」(今位於小瑞士花園)。思源池養育了清境的居民,孕育家禽畜牧與大小農作,對清境農場所帶來的貢獻可謂功不可沒。
清境農場建場50週年專輯、清境農場建場
1
返回列表
下一則
上一則
水利人員踏勘慈翁溪水源(清境農場提供60年攝)
清境榮義民第二代於思源池合影(清境農場提供71年攝)
農場內接引雨水儲用的簡易蓄水設施(清境農場提供52年攝)
實際探勘水源情形(清境農場提供56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