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五月至六月,在抗日戰爭中,我軍第1戰區部隊在山西省南部,中條山地區對日軍進行的防禦戰役。 日軍為消滅中條山地區的中國軍隊,消除其對山西交通線的威脅,從蘇北、豫東、贛北、晉西等地抽調主力,共計6個師團和3個旅團兵力共10餘萬人,另調航空部隊支援作戰。在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統一指揮下,企圖以迅速的殲滅戰,將我軍第1戰區部隊主力包圍殲滅。 為確保晉南戰略要地,國軍在中條山駐守第5、第14集團軍所轄第3、第17、第15、第43、第93、第98軍及第9、第27、第80軍等部隊約18萬人,由第1戰區司令長
官衛立煌統轄指揮,對日軍作戰。 5月7日,日軍從東、北、西三個方面向中條山區發起進攻。在中條山東側,日軍由泌陽、博愛分兩路向孟縣、濟源的第9軍陣地猛攻。第9軍且戰且退,持續至11日,第9軍主力奉命南渡黃河擔任河防,留一部擔任掩護任務,後分散開展游擊戰。12日,日軍佔領並封鎖了黃河北岸各渡口。 在中條山北側,日軍於7日向我軍陣地發動攻擊,於8日突破我軍陣地,新編第27師師長王竣、副師長梁希賢、參謀長陳六祀均在激戰中殉國。但我軍仍持續抵抗,至13日,日軍得到增援,攻陷董封。 在中條山西側
,日軍以中央突破的戰法直指垣曲。正面陣地於8日晨被日軍突破,被迫向東轉移,是日黃昏,垣曲失陷。9日和10日,日軍由垣曲分路向東、西推進,守軍與日軍激戰至8日,陣地被突破,邊撤退邊抵抗,於9日退至台寨村附近堅持苦戰。日軍攻抵黃河北岸後,又返轉向北進攻,並於11日開始進行掃蕩。 12日,我軍第5集團軍和第14集團軍主力陷入日軍重圍,在中條山各山隘內堅持苦戰。由於補給不足,腹背受敵,各軍于當日奉衛立煌電令開始向太嶽山、呂梁山及黃河南岸突圍轉移。突圍中,我軍指揮混亂,損失慘重,奉命渡黃河南撤的部隊,由於沿途遭到日軍截擊,至六月初,第14集團軍總部及第15軍軍部才脫險南渡黃河整訓。第9軍新編第24
師、第93軍等迄20日才渡過河,會戰遂告結束。 因為晉南山區腹地狹窄,山區險峻程度尚不足分割並阻滯敵方進攻兵力, 我軍在此處與後方交通困難(山區給養均由黃河南岸運來),防守方優勢不足,而日軍又集結優勢兵力大舉而來。國軍在戰略對策與物資上準備均不足,僅以死守陣地因應,雖國軍發揮犧牲奮戰的精神極力抵禦,在日軍優勢火力下,仍被次第突破,中條山區之我軍兵力遭到掃蕩,實是一場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