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結束,國共雙方的政治性談判迅速走向破裂,更大規模的內戰亦隨之而起。 在這場歷時4年的內戰中,國軍官兵們在社會經濟剛歷經抗戰元氣未復,國際局勢復詭譎多變,以及中央政府各項軍政措施未盡妥善的不利環境下,依然為中華民國的生存忠勇奮戰,寫下血淚交織的一頁。過去研究這個時期的焦點,大多都集中在東北、山東、以及最後的徐蚌會戰,而對於位居中國邊陲的陜甘地區則較為被忽略。事實上,在陜甘厚實的黃土地上,不但戰爭之激烈程度不遜於以上各地區;與共軍作戰的時間也持續最久,值得我們永遠追思的軍人典範更不乏其人。 其中,壯烈殉國
的劉勘將軍應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劉勘字麟書,湖南桃源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其一生宛如一部國民革命軍戰史。他曾參加東征棉湖之役、北伐第一、二期各重要戰役,後來於民國21年圍剿中共鄂豫皖蘇區時擔任第10師第28旅旅長,指揮所部一舉攻克紅軍指揮基地金家寨,聲名大噪;民國22北上參加長城抗戰,所部犧牲慘重,而陣地始終不失!抗戰時期擔任93軍軍長,轉戰全國各地,民國34年冬升任38集團軍司令,成為第一戰區的中流砥柱。該集團軍於隔年縮編為整編第29軍,於36年3月與友軍協同攻下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再次受到中外矚目。 但西北戰局亦與全國其他各地區一樣日趨逆轉,國軍戰況不利。民國37年2月下旬
,西北共軍傾巢而出,集結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八各縱隊以及警一、警二旅、騎兵第6師等部之主力約8萬人,圍攻關中北面要地要地宜川;而當地守軍僅有整編第24旅,旅長張漢初少將立即向西安方面求援。當時西北國軍幾支有力的戰略機動部隊皆轉調增援其他地區,僅剩整29軍可用。劉將軍在接到西安綏靖公署北上增援宜川的命令後,立即率該軍麾下兩個整編師星夜北上。 共軍卻早已利用靈通的情報網絡得知有大魚即將上勾,以逸代勞地埋伏在必經公路的兩側! 2月27日下午,當整29軍主力進入距離宜川約18公里之峽谷地帶的瓦子街附近時,共軍趁著國軍砲兵暫時落隊、並且行軍於峽谷內的公路地勢不利時,對谷地內的國軍展開猛
烈的攻擊!劉將軍立即鎮定以對,面對兵火力皆居相當優勢的敵人,他立即下令派出有力一部企圖奪回周圍至高點,另外呼籲西安方面的空軍立即配合作戰,派出機隊進行轟炸。 就在白雪藹藹的大地上,雙方用刺刀、衝鋒槍、迫擊砲短兵相接,彼此慘烈地廝殺!公路兩旁的至高點上,橫屍累累,彼進我退,形成激烈的拉鋸。傍晚,劉將軍訓令麾下各旅,集中火力奪回公路北側各高地,全力與宜川方面守軍取得接觸。無奈,共軍有如潮水般的人海戰術,一波波鋒湧而至,各種口徑的火砲亦逐步拖上火線,對國軍施行密集射擊。國軍幾次試圖打破封鎖線以奪回高地的攻擊都無法奏效,多名團、旅長相繼陣亡!28日下午起,國軍已經無力再起攻勢,空軍雖亦進行數次炸
射行動,但天候極為不佳,雨雪遮蔽視線,此時也難以為繼。 劉將軍此時只能下令收縮兵力原地掘壕固守,戰況至此已不可為。 3月1日下午,在鵝毛大雪中,國軍傷亡殆盡,無力再戰。1時許,共軍開始向軍指揮部發動衝鋒,軍部警備排最後兩名士兵隨即陣亡,劉將軍與師長嚴明等人拿起配槍,親上火線作最後抵抗。 面對眼前一波波的共軍迎面衝來,劉將軍與其餘幾位高級軍官在共軍面前拉開各自所剩下的最後一顆手榴彈! 在一連幾次的爆炸聲與留下的斑斑血肉中,瓦窯街戰役到此結束。 當日下午3時,西安方面接到整29軍所發出最後的一篇,以劉勘將軍為名的沒有完成的電文:“局勢危急,職唯有帶領團長以上所有官長,
一死成仁以報黨國、領袖之栽培,敬祝…….”電文僅到此為止。 風雪交加中,劉勘與他忠實的部署們為了國家流乾了最後一滴鮮血,也為中華民國軍人的軍魂、武德與榮譽下了了最莊嚴的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