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愛娥女士娓娓道來12年前的人生際遇,她與榮民呂清海先生同為山東人,雖兩人老家相距不遠,卻隔海峽兩地不曾相識。在呂老先生回山東探親時,透過介紹,兩位已喪偶的同鄉,都冀望能有個老伴共渡晚年,呂愛娥因著這樣的緣份嫁到台灣。 她不諱言剛到台灣時曾經後悔過,因呂老先生一人獨居,住處簡陋年久失修,僅靠每半年發給的榮民生活補助費生活,和她想像來台灣可以過富足的生活相去甚遠,但她說,農村婦女就是以夫為貴,她盡所能扮演好妻子的角色。初至台灣時,先生的身體狀況不佳,她燉雞湯調養先生的身體,她說「老公的健康就是我的福」,現在先生已經90歲了,身體仍十分硬朗,反倒是她做了心導管及白內障手術;個性樂觀開朗的呂愛娥用
自己的力量,逐漸改變她和先生的生活。 呂愛娥說,先生最愛吃她做的山東麵食,現在已吃不慣外面的食物,對自己的好手藝充滿自信。又為了增加收入,便在自家門口賣起山東水餃,憑著獨特的好味道,經由口耳相傳,現已有一群老主顧,甚至遠從桃園前來購買,呂愛娥爽朗的個性,賣水餃兼交朋友,讓她與鄰居像一家人,也愈來愈習慣台灣的生活。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對於拿手絕活不藏私,兩位顧客想拜師學藝,她沒有遲疑的傾囊相授。前些日子因手術休養未開工,不捨遠道來的客人撲空,請來「徒弟」幫忙開店,她說,徒弟的手藝已和自己的差不多了,言談中有著得意與自豪,也看到呂愛娥的無私與豁達。 呂愛娥照顧先生、傳藝顧客,更發揮愛心,得知住家
附近90多歲的獨居榮民沒人照顧,便主動幫忙送三餐,把他當自己的家人照顧,還謙虛的說,「大家都是互相幫忙,我需要幫忙時,別人也會幫我」,對於自己的付出覺得微不足道,不求回報的心表露無遺。現在的她早已融入台灣的生活,更知足的說,喜歡現在的生活,且台灣人的愛心與人情味讓她印象深刻,並不忘感謝來台後幫助過她的每一位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