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離開了故鄉,為國從軍,一心只想保衛家園,只是這一離鄉就是人生大半歲月。多年後,再次踏上名為故鄉的土地,卻早已失了根。才知道待了大半歲月的台灣,才是自己心中最為惦記的家。
王奠一先生出生於民國11年7月24日,卒於106年6月8日,雲南省羅次縣人,民國26年入伍,民國38年隨國軍轉進金門防衛、43年調防台灣。服役期間參與過抗日、剿匪及金門古寧頭大戰等大小戰役,民國62年以陸軍步兵上士軍階退役後在工廠打零工為生,平日生活相當儉樸。之後定居於新竹縣新豐鄉,從事養雞工作,生活樸實,並累積部分積蓄。
開放兩岸探親後,曾前往老家雲南探親2次,但事過境遷,回到原本應熟悉的老家卻是如此的陌生,能見到的親人都僅是堂姪輩的人,父母及兄弟都已在中國過世多年,連同輩的堂兄弟也都1個不剩,缺乏感情的聯繫與不願多留在傷心地,對他來說,待過大半輩子的台灣民眾就是他目前最惦記的家人。
王伯伯見證了台灣的變遷,從早期樸實充滿奮鬥希望的農村生活到見證經濟起飛的工商業繁榮盛況,嚐盡了世間人情冷暖與悲歡離合,對於生活簡樸的他,腳踏實地積攢下來積蓄,比起鋪張的浪費,更希望去幫助更多需要的人。在新聞媒體與友人言談間,感慨同袍的老榮民常成為詐欺集團詐騙對象,加上聽聞許多榮民榮眷或是遺孤的生活困苦,因此希望能將自己的積蓄用於照顧台灣的民眾與榮民下一代,因此決定捐款去幫助身邊的人。王伯伯認為能幫助別人讓他覺得很快樂。這樣的理念正如他以前將拿手的雲南醃菜傳給晚輩們分享與傳承一樣。比起獨善其身與累積資產,王老先生更熱於分享與傳遞善念。
直至民國97年1月1日因罹患巴金森症加上行動不便,單身的他已不適合在外獨居,在榮服處的引薦下住進新竹榮民之家安養。入住前,他把身後事都交代榮服處,自己孑然一身住在榮家,沒有什麼好牽掛。民國94年捐款100萬元給中視愛心專戶,又捐100萬元給榮民榮眷基金會,98年莫拉克風災再捐贈100萬元,雖然是辛苦一輩子的積蓄,但能幫助需要的人,覺得很快樂、很值得。
王伯伯於104年7月7日獲頒中華民國「抗戰勝利紀念章(70週年)」及「證明書」。另在榮家生活才發現,國家對榮民的照顧真的非常多,不但日常生活作息有人協助,健康照護也有專業護理人員照護,而各級工作人員對住民的關懷,更猶如親人一般,讓他認為在接受國家照顧時,也希望能貢獻自己棉薄之力。因此,105年有鑑於榮家缺乏一輛小型公務車,決定在個人能力範圍內,慷慨出資100萬供榮家購置車輛及修繕費用,提供住民更妥適的照顧和服務,除購置七人座轎車1輛,作為公務車使用外,同時協助修繕復康巴士升降設備與養護堂觀護系統,回饋榮家,讓榮家可以提供住民更妥適服務。
王伯伯的大愛精神永遠流傳在榮家住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