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腳於澎湖,生根於澎湖, 一輩子行醫的馬伯伯, 為公益辛勤奔忙, 為濟貧慷慨解囊, 有子、有媳傳承衣缽, 一家人成就了杏林之光。 澎湖是得天獨厚的人間淨土,一望無際的藍海碧波,一望無際的白沙沙灘,沒有喧囂的市聲,沒有紛亂的車陣,沒有你爭我奪的步步危機,也沒有險惡虛浮的暴力風氣;這純樸的羅列嶼有著濃厚而親切的人情味,和品目繁多的特產,空氣中的海味,視線裡的空闊,在在令人著迷;島上佔人口比例頗多的軍人,以一貫的忠誠精神執干戈以衛社稷,他們如過客般來來去去,帶回對澎湖的懷念不盡;他們也有的退了伍,還捨不得離開這美麗寧靜的島嶼,就在此安居下來,世世代代衣缽傳承,把澎湖當作永久的故鄉,住
在澎湖本島湖西鄉湖西村的馬耀廉就是最好的實例。 少年志氣高.軍旅收穫豐 民國十八年十一月十四日馬耀廉出生於山東禹城,是個耿直的鐵漢性情,十六歲時遠赴離家一百一十華里的他鄉,在省立濟南第十七聯合中學讀書,寄居在開鐘錶店的姊姊、姊夫家,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抗戰勝利的短暫歡樂並沒有為久戰歷劫的苦難大地帶來和平,中共的乘機坐大,使動盪不安的時局再度陷入烽煙一片,對正值青少年時期的馬耀廉而言,報國是遠比讀書重要的,國難當頭,只有拚死守護國土,才有未來的學業前途;不顧姊夫的反對,十八歲那年九月,他毅然決然的離開了學校,投筆從戎,考取第二期的青年軍,編制在第二○八師,實現他從軍報國的大志。
在北平集訓了長達一年的時間之後,嚴格的軍事訓練讓馬耀廉整個兒脫胎換骨,他更正視戰爭的意義和必要性,接下來的日子是一連串的浴血奮戰,不斷的轉戰大江南北,展開了人生的跋踄長路,從濟南、青島、鹽城、南京、上海、杭州到舟山島等等,一路邊打邊退的轉折,在物質條件非常差的情況下,個個仍然保持高昂的鬥志,早已置個人死生於度外,宛平戰役、塘大攻防戰役、浙東舟山保衛戰等,都在第一線和敵人作殊死戰,鐵道兩旁人山人海的逃難群眾被亂槍濫射、晚上被圍攻砲火打得跟白晝一樣、身邊的兄弟一個個的流失,生命的殞落與脆危,在兵荒馬亂的時刻是毫無保障的,這讓馬耀廉感受深刻,也醞釀他日後習醫濟世的心願。 是的,他深深記得戰爭蹂躪下
苦難的生存之道,他記得前輩長官告訴他要找地方掩蔽時,千萬不要一大堆人趴在一起,要越疏散越好,尤其是鐵路沿線和重要建築物附近,都是被襲的重點;當連天砲火在他身邊爆炸、密集子彈在他身邊呼嘯而過,任何升官發財都毫無意義,唯有生命的存在是最最重要的。他們在登步戰役中五天五夜都沒得吃,一樣熬了過來;他們在舟山群島和中共作最後的奮戰,敵人死傷高達五、六千人,國軍倒是一兵一卒都沒有丟,堪稱最完美的戰役,但是,仗雖然打贏了,地方卻無法收復,奉命撤守來台灣已經是民國三十九年秋天的事了,他們是血戰到最後一批退守台灣的人,打勝仗仍然要棄守讓他十分無奈;他們搭船來到復興基地台灣,船上的人擠得連站的地方都沒有,兩天一夜
的漫長行程,一個個都站不住,慢慢蹲了下去,腿靠著腿、無法動彈,在稀薄的空氣中挨過台灣海峽,這一段長征歲月的斑斑血淚史,也暫時劃下了休止符。 苦讀進軍校.風櫃結良緣 來到台灣之後,百廢待興,苦日子並沒有結束,一心向學的馬耀廉立即接受了整訓及隨營補習教育,兩年的苦讀對馬耀廉而言是一個生命的轉捩點,民國四十二,他考上了國防醫學院佐理軍醫學校第二期,跨出他行醫濟世的第一步;馬耀廉在校的成績很優異,實習成績也名列前茅,由於經過百戰沙場,生命的意義對他是感受深刻的,馬耀廉在精湛的醫術之外,還不斷期勉自己要有一顆仁心,他利用休閒的時間讀許多書,修養自己的性靈,也在無形之中培養了一顆敏感而體貼的心。民
國四十四年,馬耀廉從軍校畢業,肩上掛著少尉的官階,分發到台南的部隊當衛生排的排長兼軍醫,三個月後,部隊移防澎湖,馬耀廉在此覓著了他的意中人,並於四十五年締結良緣,馬太太相夫教子十分賢慧,當時的軍眷生活普遍非常清苦,軍醫一個月不過是五百元的薪餉,馬太太為島上的軍人修改不合身的軍服、幫村民做做衣服來貼補家用;五個孩子相繼出世,負擔非常重,夫妻倆同心協力的把孩子拉拔長大,讓馬耀廉在部隊裡能無後顧之憂;多年之後,她也跟著他學習護理工作,不但是他生活中的神仙伴侶,同時也是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在軍醫生涯中最令馬耀廉難忘的事,莫過於八二三砲戰時的緊急支援任務,他們的醫院全體動員,備妥牛奶、麵包等補給品
和擔架、針藥等醫療用品,全天候整裝待命,準備接從金門戰場上後送到澎湖的傷患,情況非常的緊張;第一天接到三百多名病患,第三天也接到幾十名,全天上下都非常忙碌,當時任何戰況都是保密的,有些戰士傷重不治,他們必須在三更半夜把這些陣亡官士兵埋葬起來,戰時沒有棺木,只能裝在所謂的「榮譽袋」中下葬,隔天早上司令官發現葬得歪七扭八,還下令重新測量畫線,重葬得漂漂亮亮才行。另一件重大的難忘事件是半夜一點,護理長帶著他們一行四人到防衛司令部去接極機密的任務,原來是在金門殉職的三位陸海空副司令官遺體移送過來,吉星文將軍喉部中彈,趙家驤將軍頭部重創,章傑將軍是腿部受傷,失血過多而亡,他們懷著沉痛而敬謹的心情,親手把
三位殉國英雄在澎湖林投公園下葬,用水泥圍砌起來,英雄在此埋骨,令人不勝唏噓,當時不敢對外發消息,也不便讓家屬來相認,等戰事平息之後,才陸續移回台灣。 開永康診所.為公益奔忙 退役後的馬耀廉並沒有讓自己閒下來,他到輔導會申請參加北、中、南三地為退伍軍人所辦的講習班,在楠梓榮民醫院補習考照,醫事人員特考非常難考,且考取了之後,必須先在公家機關服務五年才准領執照,馬耀廉一試便中,隨即分發到澎湖監獄當了兩年半的衛生科長,當時在監獄服務是許多人不願幹的差事,因為監獄的狀況特多,犯人會想盡辦法裝病,為求送到醫院可以和台灣來探訪的親人會晤一面;有的則是用苦肉計,為求可以上街打監獄外的電話給朋友;調皮
搗蛋的、令人頭痛的,名堂非常多,當然也有些是上進、可愛的犯人,久而久之都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和友誼。 永康診所是湖西有名的診所,門面不大,深度卻很長,主要的是醫師的仁心仁術讓人信賴,只要一通電話,他立刻會騎著機車趕到病患家,為行動不便的病患出診;有時做兒子要為母親看病,馬醫師風塵僕僕的騎到了病患家,節儉的老媽媽不肯花錢治病,他還耐心相勸,甚至於就免費醫治;更有一回在劇烈的颱風天出診,把病患後送到馬公醫院,自己在風雨交加中騎車回家,一不小心騎到深水坑中,整個人摔出去,出診包散落在暴風雨中,好在當時頭上戴著安全帽,否則後果真不堪設想。 馬耀廉數十年來一直是地方倚重的重量級人物,他長年性的捐
獻白米、食物、金錢等給孤苦無依的貧戶,更積極參與救災、義診、反毒、反菸等地方公益事務,博得鄉里一致的好評與尊重;他是湖西國小的常年顧問,學校有活動他一定實質參與並為學童的健康把關;他也是澎湖家扶中心的委員,對貧苦、殘障、孤幼或任何需要幫助的家庭都慨伸援手;他又擔任湖西鄉社區衛生委員多年,社區的疾病防治、義診服務、甚至於舖馬路、綠化美化等等,他都用心參與;逢年過節請弟兄們吃個飯小聚一番,平常對經濟狀況不佳或遭遇困經濟狀況不佳或遭遇困頓的榮民施以援手,袍澤間的生活照顧更無微不至;整個湖西鄉只要有事找他幫忙,他一定義不容辭,出錢出力,辦活動、辦旅遊、辦獎勵、社區蓋廟等等,急公好義、樂善好施的聲名遠播
。分別在民國七十七年、八十二年、八十七年當選榮民楷模,分獲歷任輔導會主任的表揚,也在民國八十年榮膺好人好事代表,而蒙總統召見,連湖西鄉民都覺得與有榮焉。 邁入人生七十,馬耀廉無怨亦無求,他的精神體力都很健旺,貢獻所學,濟世救人,他奉行的十分徹底,老夫老妻守著永康診所,每天清晨六點就開門,為學生和上班族看病,好讓他們獲得妥當的診治後安心上學、上班,這樣勤懇為鄉民服務的診所,走遍世界也絕無僅有;平時,他喜歡收集各式各樣的酒瓶,舉凡金門、馬祖、東引出產的瓷瓶氣都在他數尺長的玻璃櫥櫃中,年代齊全,花色繁多,令人嘆為觀止;閒時,他也喜歡蒔花種草,怡情養性,院子裡的百合花、陽台上的變葉木、走廊裡的福
木等等,一片欣欣向榮,說明了他對花草樹木也像對病患一樣照顧得細心而耐心;滿牆的文史哲學和醫學書籍,更看出診所主人的氣質修養。 馬耀廉,一個離島小鄉鎮的平凡醫師,卻能成就儒林、杏林之光,真是可愛的榮民,可敬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