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民林金倉在屏東龍泉住家成立「再興陶藝工坊」,長年為傳承父親林再興先生的交趾陶藝而努力。 林再興先生是臺灣民間的文化瑰寶,民國八十九年榮膺教育部第二屆交趾陶項目的「重要民族藝師」。多年來,除忙於原有廟飾工作,更配合政府和文教社團,為培育後進,傾囊相授。 交趾陶大致以潮州系的葉王和泉州系的洪坤福先生為兩大系統的代表人物。 林金倉先生和其父親,即傳承自洪坤福先師這一系統。 民前五年,大陸泉州陶藝師傅柯訓祖師,偕入室弟子洪坤福先生,受聘來臺,重建毀於嘉南大地震的新港奉天宮和北港朝天宮,後傳藝於捏麵人梅清雲;再傳臺灣新港人,也就是林再興的姑丈石連池先生。林再興先生從十九歲便拜石
連池先生學習剪黏和交趾陶等廟飾技藝,而其師承的泉州這一系統,也與一般人所熟知,純以製作交趾燒的葉王所師承潮州系統,同在臺灣將交趾陶藝發揚光大。 林家原來住嘉義新港,林再興先生以師承手藝,從事廟宇「剪黏」工作,廟宇蓋到那裡,人就跟著到了那裡;民國四十八年生於新港的林金倉先生,自幼耳濡目染,也跟著父親南北奔波,國中畢業時曾休學,拜父親為師,做了一年學徒,再重考台南縣後壁高中。 民國六十八年,林金倉入伍,就讀中正理工學院專科部電機系;七十年畢業後,分發國防部藝工總隊,負責康樂、電影器材之維護修理,至八十年退伍後,才繼承家業,從事交趾陶製作與展示。 林金倉無論在求學或服役其間,只要休假返
家,就會幫著父親做剪黏工作和交趾陶。 直到退伍後,便正式投入交阯陶製作,也成了三兄弟之中傳承父親手藝者。而其長兄金盛先生,多年前也在台北新店主持「臺灣交趾藝術文教基金會」,去年起並著手整理其父親林再興先生半世紀以來,投入剪黏交趾陶的生命歷程和代表作品,準備結集出版,將裨益於有心學習的後起之秀。兄弟二人,一在南部經營陶藝工坊,就近襄助父親,一在北部從事交趾陶文教工作,但其重點都在「傳藝」。 林金倉先生表示,交趾陶源自廟宇「剪黏」裝飾工作中的一項技法,也稱「剪花」,簡單說,是「剪」裁各種磁片、玻璃等材質作品,再用水泥、白灰「黏」上廟頂或廟壁。 交趾陶又名交趾燒,傳自古稱「交趾」的
廣東至中南半島嶺南一帶,現已演進成深具傳統忠孝節義故事的一項臺灣本土廟飾陶藝,融合了捏塑、繪畫和燒陶等技法,有人偶和吉祥動物圖像;清末以來,臺灣匠師有「廟尪仔」、「石搪尪仔」、「淋搪花仔」、「尪仔屏」「細仙(小)尪仔」和「交趾尪仔」…等稱呼,「尪仔」就是臺語發音的「人偶、圖像」。外國人則有直接稱「廟頂上的藝術」者,現有人以嘉義為臺灣主要發源地而稱「嘉義燒」,或因其製作技藝稱其為「彩釉陶」。 民國六十年間,林家到屏東龍泉渡假,因緣際會買下了三、四甲的果園,而於七十年遷居至今。有了這片園地,既方便交趾陶製作,平常也從事經濟作物,貼補家計。 現年七十五歲的林再興先生,目前除將衣缽傳于林金
倉,父子倆並繼續致力地區中小學校和龍泉社區教學,也在高雄大學傳授交趾陶藝。林金倉的交趾陶作品以保持傳統風格為主;而其夫人潘秀惠女士則走現代化創新陶藝路線。製作方式,都承襲傳統技法,直接用雙手捏出腦中圖像,再燒塑而成,不必先繪出圖形。 去年十二月底,林金倉先生曾應龍泉榮院張敏琪院長之邀,在榮院的文化走廊展示兩天。新春期間如果有空,也歡迎大家駕臨陶藝工坊,欣賞傳統和現代並陳的交趾陶藝。